2022年河北省中考诗歌鉴赏总复习

2023年10月18日16:00:04中考87阅读模式

古诗词曲鉴赏
分类一 古诗词曲单篇阅读
第1首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2021邯郸二模]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形象地写出诗人的心态,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诗风。
B.“冰塞川”“雪满山”两个比喻不仅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因带有浓厚的夸张色彩而颇具豪放的气势。
C.“多歧路,今安在?”表现出诗人已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
D.本诗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2.[2021邯郸二模]为什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被人们广为流传?(3分)

3.[2021唐山路南区二模]阅读全诗,说说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起伏变化。(2分)

第2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2017河北]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2.[2017河北]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

3.[2021唐山遵化市一模]白居易在《刘白唱和集解》中称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联“神妙”。请简析这一联诗句妙在哪里。(3分)

4.[原创新题]诗中加线的句子哪个词最需要重读?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第3首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019河北]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缘由,并领起全篇。
B.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C.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2.[2019河北]这首词中加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3分)

3.[原创新题]“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人们一般在什么场合下引用这句话?(3分)

第4首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2021张家口一模]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一首思恋之歌,写尽离别之痛、相思之苦。
B.“东风无力百花残”写出了春风不再、百花凋零的景象,象征着爱情的艰难。
C.颈联拟写诗人的相思之情,从青春易老到顾影自怜,道尽相思的悲苦与无奈。
D.尾联诗人寄希望于青鸟传信,流露出恋人间无法经常见面,只能靠书信传情的惆怅。
2.[原创新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角度赏析其妙处。(3分)

3.[原创新题]结合后两联诗句,分析作者借助哪些细节具体呈现了复杂缠绵的情感。(3分)

第5首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2021河南改编]有些同学在默写时会把“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写成“燕”,请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这里用“雁”字。(3分)

2.[原创新题]细读这首词中加线的句子,充分发挥你的想象,描绘塞外的奇特风光。(3分)

3.品析“浊酒一杯家万里”中“一杯”和“万里”的妙处。(3分)

4.[2021河南改编]“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它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3分)

第6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原创新题]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词作的上片描述出猎情况,下片抒发情感,语言风格粗犷、豪放。
B.词作以“狂”字开篇,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展现了词人的不羁姿态。
C.“千骑卷平冈”生动勾勒出一幅千骑奔驰、腾空越野的壮阔画面。
D.下片借用冯唐获罪遭遣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
2.[2021黄冈改编]该词以“狂”字贯穿,纵情放笔,气势豪迈。请说说该词上片是如何体现“狂”的。(4分)

3.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下面句子。(3分)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第7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志同道合的朋友陈同甫的,“壮词”即豪放之词。
B.这首词上下两片共十句,节奏紧凑,绘声绘色,形象生动。
C.上片实写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
D.下片一、二句写马快弦急,战斗激烈,从侧面衬托了词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从气氛上向人们预示着战事的胜利。
2.[原创新题]“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中,用“马”“弓”两个意象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2分)

3.[原创新题]结合这首词的题材和思想感情,说说辛弃疾的词为什么被称为“英雄之词”。(3分)

第8首 满江红
秋 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为篱下黄花开遍”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B.“俗子胸襟谁识我”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自己不被“俗子”理解的处境以及知音难觅的无奈与苦闷。
C.“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化用白居易“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抒发了词人因不被丈夫理解,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心情。
D.全词塑造了一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不愿为女子身份所束缚,情愿忍受世人的不理解,也要奋发做出一番事业的女英雄的形象。
2.请分析“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的作用。(2分)

3.[原创新题]有人评价秋瑾这首词“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请联系词作内容加以分析。(3分)

第9首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2021石家庄长安区质检]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反映了在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下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
B.诗的开篇“十五”与“八十”形成对照,突出老兵“从军征”时间之久,同时也给读者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
C.“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四句以乐景写哀情,渲染了荒凉寂静、人迹皆无的凄清氛围。
D.全诗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一位征战多年的老兵家破人亡的凄凉遭遇。
2.[2021石家庄长安区质检]请你发挥想象,描绘老兵“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的画面。(3分)

3.[原创新题]题目《十五从军征》是后人加的。请你发散思维,为本诗重新拟一个题目,并说明原因。(不得以“无题”为题。3分)

第10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2021河北]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人名)。(1分) 
2.[2021河北]说说你对这首诗题目的理解。(2分)

3.[2021河北]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首诗从“风”写起,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就写出了风之大、风之猛,表现出塞北之风的狂暴肆虐。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梨花比作雪花,设喻新颖,造语奇警,不落窠臼,充满了浪漫的想象,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送行者目送行人远去,直到无法望见,却还在凝望留在雪地上的马蹄印迹,言尽而意无穷。
D.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矫健,流畅洒脱,意气飞扬,离愁别绪中富有豪迈气概,是边塞诗中的佳作。
第11首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202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改编]下列对这首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登亭远眺,感慨历史兴衰,在大处落笔,时空交融,慨叹“千古兴亡”悠远难追。
B.褒扬在京口开创伟业的孙权,气魄宏大雄壮,能在小令中包含如此重大的题材内容,并不多见。
C.融典故入词,曹操的话被巧妙地安排在下阕,毫无斧凿痕迹,熔经铸史,驱遣自如。
D.以三问三答来结构全篇,自相呼应,层层推进,创前所未有的意境,情感豪迈奔放。
2.[202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改编]叠词能够突出意象的情态。如《诗经》中的“蒹葭苍苍”“关关雎鸠”“青青子衿”等。请结合词作,从韵律、内容上谈谈你对“悠悠”的理解。(2分)

3.[原创新题]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词人抒发了哪些“怀”。(2分)

4.[2021铜仁改编]作者融典故入词,寄情委婉深沉。请对“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作出赏析。(4分)

第12首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021青海改编]诗的颔联用“      ”和“      ”六个字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国家及个人的命运。(2分) 
2.[2021泰安改编]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诗人开篇回顾了个人身世和自己的抗元斗争经历,以星光的暗淡寥落暗示个人心境的凄凉落寞。
B.颔联使用比喻,形象地说南宋国势衰微如风中柳絮,个人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颈联巧借两个地名,语意双关,既表明作者被俘所经之地,又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整首诗构思巧妙,寓意深刻,情味十足,是诗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理想人生赞歌,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3.[原创新题]有人认为英雄人物文天祥在诗中感慨“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显得消极悲观,请结合诗歌内容批驳这一观点。(3分)

4.[原创新题]明代名臣于谦评价文天祥“宁正而毙,弗苟而全”。请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表现文天祥的这种气节的。(3分)

第13首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原创新题]张浩认为这首小令画面感十足,准备据此画一幅图画参加美术社举办的绘画比赛。但他有些难以把握“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展现的画面,请你向他描述画面帮助他完成画作。(3分)

2.[原创新题]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望西都,意踌躇”中“踌躇”的妙处。(3分)

3.[原创新题]校园诗词大会上,主持人准备了三条文字线索让同学们猜诗句。张浩只听到前两条线索便抢答出正确答案“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请你结合下面给出的两条文字线索,说说主持人未给出的第三条文字线索可能是什么。(3分)
线索一:这是一首元代怀古小令,写于作者应召前往关中的途中,作者是张养浩。
线索二:这首小令勾勒出王朝兴亡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清醒认识。
线索三: 
第14首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首联从神话传说起笔,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做了铺垫。
B.前两联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愁思,以“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缠绵的乡愁。
D.虽然本诗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形式和内容不同,但两诗中漂泊异乡的伤感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是相同的。
2.[2021北京改编]诗歌颔联、颈联用精当的词语写出了景物的特点:用“悠悠”形容白云的飘荡无定,用“①    ”形容汉阳树的清晰可数,用“萋萋”形容② 。(2分) 
3.[2021北京改编]《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有人推测鲁迅“还记得这名目”与本诗尾联抒发的情感有关,你认为这种推测合理吗?请说明你的理由。(3分)

第15首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2021石家庄42中模考]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从诗题《使至塞上》以及诗句中的“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等词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B.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中偶句押“ɑn”韵,韵脚是“延”“天”“圆”“然”,读起来朗朗上口,音调和谐,旋律优美。
C.颈联景物既为下联景物的出场设定了特殊背景,又暗示了孤寂、感伤、前路茫然的悲观心态。
D.尾联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敬意。
2.[原创新题]诗人奉命出使边塞慰问将士,路上所见景物很多,为什么偏要写“蓬”“雁”?(3分)

3.[原创新题]有人认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所描写的景色传递出的是孤独和悲伤,而不是雄浑和刚毅。你认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3分)

第16首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远眺湖面,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与湖面相接。
B.颈联以“乱花迷眼”“浅草没蹄”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初春百花盛放、草木繁茂的景象。
C.尾联用“最爱”一词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D.全诗紧扣“早春”着笔,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清新自然。
2.[原创新题]“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中的“行不足”三字极有表现力,请结合整首诗加以赏析。(3分)

3.[2021云南改编]王维笔下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与本诗的颈联都写到了花草,请问这两个景象中所描写的花草有什么不同?(4分)

4.[2021云南改编]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诗人是如何来表达的?(3分)

第17首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021秦皇岛海港区一模]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而无车马喧”真实地写出了诗人隐居之所荒凉冷清、人迹罕至的特点。
B.“问君何能尔”巧妙地转换了叙事角度,以他人的视角发问,颇具情趣。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出傍晚时分,云入山峰,鸟入山林的景象。
D.“真意”指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陶醉自然、物我两忘的境界。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能否改成“望”?为什么?(3分)

3.[原创新题]诗中“心远地自偏”一句该如何理解?(2分)

第18首 春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原创新题]“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      ”三个字,写出了战乱时间之长;“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2分)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对全诗有什么作用?(3分)

3.[原创新题]请结合全诗分析“望”的含义,说说作者据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第19首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黑云”两句既写景也写事,运用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B.“半卷”两句中以“半卷红旗”“声不起”表现出了战士们在行军途中士气不振。
C.“报君”两句运用燕昭王的典故,表达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
D.诗中描绘了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表现出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
2.请简要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中“满”字的表达效果。(3分)

3.[原创新题]有人评价李贺的诗歌色彩浓重,别具特色。请你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3分)

第20首 赤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原创新题]诗歌前两句运用了借物起兴的写法。请你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借的什么“物”,“兴”的是什么。(3分)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自将磨洗认前朝”的妙处。(3分)

3.[原创新题]本诗的后两句涉及历史上的什么战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第21首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首句用“接”“连”二字连接多个意象,展现出一幅浑然无际的壮美画面。
B.这首词以天帝与“我”之间的问答勾连上下两片,衔接紧密,一气呵成。
C.“日暮”与前文的“晓”字照应,突出跋涉寻觅之久,暗含年华老去之感。
D.“谩有”意为“徒有、空有”,这是作者的自谦之辞,表现了她对天帝的敬重。
2.[2021唐山路北区一模]这首词在黄昇的《花庵词选》中题作《记梦》,请写出词人描绘的具体梦境。(3分)

3.[原创新题]近人梁启超评此词:“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请从场景角度赏析其豪放的艺术风格。(3分)

第22首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原创新题]词人“徘徊”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分)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3分)

3.请结合词作内容,谈谈本词所流露出的情感。(3分)

第23首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2021唐山古冶区一模]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该诗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现出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热烈浓郁。
B.“辗转反侧”运用动作描写,传神地写出了男子因思慕之深彻夜难眠的情景。
C.全诗没有直接描写淑女的容貌,而是借助君子的苦苦相思将她的美好、可人展现出来。
D.“琴瑟友之”实写君子同淑女恋爱后生活的和谐美满。
2.[2021唐山古冶区一模]请从感官角度赏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句。(3分)

3.[原创新题]丽丽认为诗歌开头的首章与后两章吟咏的内容并无太多关联。请你说说这是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3分)

第24首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2016河北]请解释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2分)

2.[2016河北]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3.[原创新题]“白露”这一意象在诗中反复出现,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3分)

第25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首诗是杜少府将要到蜀州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二人临别时所写。
B.首联以写景起兴,对仗十分工整,点明了送别之地和友人赴任之所。
C.颔联表明诗人与杜少府都是为求官漂泊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
D.尾联既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充满难以释怀的悲戚之情。
2.[原创新题]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字或“望”字。(2分)

3.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其中所蕴含的哲理。(2分)

第26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2018河北]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生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2.[2018河北]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分)

3.[原创新题]“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境况?(2分)

第27首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一肖像描写,把卖炭翁尘灰满面,十指熏黑的形象刻画得极为传神。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一极度反常的心理,凸显老翁内心的忧伤。
C.诗歌揭露了当时宦官假借“宫市”之名强取豪夺民间财物的社会现实。
D.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受“宫市”之苦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请分析“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在诗中的作用。(3分)

3.[原创新题]读完这首诗后,喜爱绘画的秦放同学想给卖炭翁画一幅画像,你认为作画时,他应该突出卖炭翁的哪个细节?请说明理由。(3分)

第28首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乐府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B.“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并以“观”字统领全篇。
C.“日月之行”四句,既是眼前实景,又融入了想象,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
D.诗歌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所加的套语,同时与诗的内容也一脉相承。
2.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分)

3.请描述“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所展现的画面。(3分)

4.[原创新题]秋是悲凉的季节,但在曹操的眼中却充满了生机,为什么?(3分)

第29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题目中“左迁”一词的意思是:       。(1分) 
2.加线句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3分)

3.[原创新题]《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后两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第30首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3分)

2.[2021保定竞秀区一模]赏析加线的句子。(3分)

3.[原创新题]从意象选用的角度赏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分)

第31首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2021湘西州改编]王国维曾说:“《天净沙》小令,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3分)

2.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3分)

3.[原创新题]这首元曲是如何紧扣“秋”来展现意境的?(3分)

第32首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2021潍坊改编]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从题目看,这是一封寄给妻子的家书;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B.“期”“巴山夜雨”两次出现,韵律回环往复,营造了时空交错的意境,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C.“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秋”字既点明季节,又烘托出诗人的绵远愁思。
D.诗歌前两句由一问一答,写到眼前景色,寓情于景。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3分)

3.[原创新题]虚实相生是本诗鲜明的特点,请结合诗歌后两句对这一特点进行简要分析。(3分)

第33首 木兰诗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021石家庄28中一模]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风格刚健质朴。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B.“愿为市鞍马”的“市”是“市场”的意思,“万里赴戎机”的“戎机”是“战事”的意思。
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运用对偶手法,描写了木兰在边塞艰苦的军旅生活。
D.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有对家乡的眷恋,但也有自己女儿身秘密的因素。
2.[2021石家庄28中一模]根据诗歌内容,说说为什么自古以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3分)

3.[2021陕西改编]有同学将加线句的意思理解为:“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大家都说他的理解不对。请你说服他。(3分)

4.[2021陕西改编]有评论说,“不闻爷娘唤女声”一句点出了木兰当时的处境和身份。请对此做简要分析。(2分)

第34首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请赏析诗中的“独”字。(3分)

2.[原创新题]诗歌前两句用了两次“不见”,表达了诗人内心怎样的情感?(2分)

3.诗歌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举例并简要分析。(2分)

第35首 望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021黄石改编]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本诗中无“望”,却句句向岳而望,自近而远,由朝至暮,从泰山整体到泰山周围。
B.开篇一问一答,写泰山横跨齐鲁,郁郁葱葱,表现出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C.诗中三、四句写大自然把种种神奇秀丽的景致都集聚于泰山,泰山的白天晚上明暗不同。
D.诗中五、六句由动景到静景,写诗人仰见层云涌动、飞鸟还林,内心激荡不已。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3分)

3.[2021黄石改编]本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常常被后人称道,句中“会当”如何理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第36首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原创新题]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首句“千寻”一词运用夸张手法,写山上古塔之高,也写出诗人的立足点之高。
B.次句写诗人登上了高塔,亲眼看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
C.“浮云”比喻奸佞小人,这里比喻当时政治上阻挠变法的保守势力。
D.末句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积极变革的勇气和决心。
2.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3分)

3.[原创新题]请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你从“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中体会到的作品情境。(3分)

第37首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2021石家庄43中一模]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首诗属于七言律诗,作者是南宋的陆游。
B.首联中“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C.“山重水复”可见地形复杂,写出此处山水的无穷变化。一个“疑”字写出这变化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又一村”写出了欣喜之情。这两句蕴含着生活哲理。
D.颈联中的“春社”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农民丰收后的喜悦。“社”为谷神。
2.请分析“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中“暗”“明”二字好在哪里。(3分)

3.[2021襄阳改编]如果作者有微信,他写完此诗后发布到朋友圈。一位朋友点赞并留言:“吾友此诗,颔联最佳——寓哲理于写景,让人豁然开朗。”请你说说颔联蕴含了什么哲理。(2分)

第38首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2014河北]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人名)。(1分) 
2.[2014河北]这首诗加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2分)

3.[2014河北]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

4.[2021海南改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    ”和“    ”两幅实景,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2分) 
第39首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请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2分)

2.请从炼字的角度,说说首句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2分)

3.[原创新题]可否将“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犹”字替换为“正”字?请简述理由。(3分)

4.[原创新题]最后两句表面上写商女“不知亡国恨”,实际上有弦外之音,请说说“弦外之音”是什么。(2分)

第40首 相见欢
李 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原创新题]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起句“无言独上西楼”绘尽孤独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只是写出了梧桐深院的清冷秋景。
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D.“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现了对“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的内心感受。
2.请简要分析“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锁”字的表达效果。(3分)

3.谈一谈你对“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的理解。(3分)

分类二 古诗词曲对比阅读
题组一
一、[2020河北]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1~2题。(5分)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请解释《赤壁》这首诗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2.阅读《登幽州台歌》,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你体会到的作品情境。(3分)

二、[2015河北]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1~2题。(7分)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2.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乱离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语意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三、[2021石家庄质检]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1~2题。(6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两首词都记“梦”,请分别概括“梦”中的经历。(4分)

2.这两首词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何相同之处?(2分)

四、[2021石家庄28中三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1~2题。(6分)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黄鹤楼》中加线句的画面。(3分)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3分)

题组二
一、[原创新题]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回答1~2题。(5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两首作品描绘了不同的时令,从诗歌中哪些意象可以看出来?请分别举一例说明。(2分)

2.诗歌中加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二、[原创新题]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回答1~2题。(7分)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相见欢
李 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下列对两首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点明夜泊地点,同时照应诗题,引起下文。
B.《泊秦淮》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将描写、记叙、抒情、议论有机融为一体。
C.《相见欢》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形象化,抒发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与亡国之痛。
D.《泊秦淮》主要表达对商女不关心国事,隔江吟唱《玉树后庭花》的批判之情。
2.《泊秦淮》与《相见欢》都有写到“月”,请分析两首作品中“月”的作用有何不同。(4分)

三、[原创新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1~2题。(7分)
【甲】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乙】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这两句诗。(3分)

2.甲、乙两诗加线的句子都流露出忠贞报国的意愿,诗人的抒情方式与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四、[原创新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1~2题。(6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请简要分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的妙处。(3分)

2.加线的句子为什么被称为千古名句?(3分)

五、[原创新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1~2题。(6分)
卖炭翁(节选)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十五从军征(节选)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1.请对《卖炭翁》(节选)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分)

2.任选一处加横线的句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句呈现的景象。(3分)

答案
分类一 古诗词曲单篇阅读
第1首 行路难(其一)
1.(3分)C 【解题思路】 “多歧路,今安在?”的意思是:眼前岔路这么多,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由此可知,诗人仍处在迷惘之中。故C项表述有误。
2.(3分)示例:该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告诫人们即使处于低谷也不应该放弃理想信念,只要坚持,理想终会实现。(意思对即可)
3.(2分)由一开始的苦闷、徘徊转变为慷慨激昂、乐观豪迈。(意思对即可)
第2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3分)A 【解题思路】 本诗是刘禹锡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白居易的作品,故A项表述有误。
2.(3分)乐观豁达;进取向上;坚韧不拔(意志坚定)。(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3.(3分)哲理方面: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个人的得失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新事物也必将取代旧事物(或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前景将无限美好)。
情感方面:诗人通过写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发和病树前头依旧万木皆春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逆境却仍能自信乐观、豁达洒脱的情感。
修辞方面: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自己,表达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浮沉的感叹,也表现出旷达的胸襟。
(任选一个角度,意思对即可)
4.(3分)示例1:“二十三年”最需要重读。该词突出了诗人贬官时间之长,表达出诗人的无限辛酸与愤懑。
示例2:“弃”最需要重读。该词写出了诗人被贬边远之地的无限辛酸与愤懑的心境。
(任选一词赏析,意思对即可)
第3首 水调歌头
1.(3分)C 【解题思路】 C项,“含蓄地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厌弃”表述有误。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词人表现出既向往月宫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何似在人间”一句,表明在经过一番比较后,词人觉得还是人间好,表现了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2.(3分)示例:表达了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表现出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
3.(3分)哲理:人生不会完美,要有豁达的胸襟。(2分)一般在宽慰遭遇失败或挫折的人时引用这句话。(1分)(意思对即可)
第4首 无题
1.(3分)C 【解题思路】 C项,应是拟写对方的相思之情。
2.(3分)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才停止流烛泪”来比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形象生动、贴切感人。(意思对即可)
3.(3分)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夜晚在月下苦吟,久不能寐;假托青鸟传递自己的相思之苦。(意思对即可)
第5首 渔家傲·秋思
1.(3分)①北雁南飞是塞外秋天特有的景象,用“雁”更符合地域和时令特点。②大雁是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寄寓着思乡之情,用“雁”更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2.(3分)示例:塞外大漠里,绵延不绝的山峰如千万个屏障。长烟直上、夕阳西下之时,只有一座孤城紧闭着城门。(意思对即可)
3.(3分)“一杯”与“万里”对比悬殊,表达了戍边将士浓浓的乡愁。
4.(3分)示例1:通过描写绵长悠远的羌笛声和满地白霜,营造凄清的氛围,透露出作者孤寂悲凉的情感。
示例2:选择典型意象“羌管”和“霜”,渲染出萧瑟肃杀的气氛,蕴含着作者的思乡之情。
示例3:“悠悠”写出了羌笛声的绵长、凄清,透露出作者的悲凉之感(或一个“满”字,写出了秋霜之浓,暗示了作者愁绪的浓重)。
(结合词句内容,分析合理即可)
第6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
1.(3分)D 【解题思路】 D项,下片借用了“冯唐出使”的典故,词人以魏尚自许,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2.(4分)“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写出猎装备的精良;“千骑卷平冈”写出猎场面的壮观;“为报倾城随太守”写为太守报知全城百姓跟随他出猎;“亲射虎,看孙郎”词人自比孙权,要亲自射虎。这些词句语言表达豪迈,都体现出“狂”。(扣住装备精良、场面壮观、全城跟随、自比孙权等内容作答即可)
3.(3分)示例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拉满的弓比作满月,勾勒出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
示例2:运用“射天狼”的典故,抒发了词人希望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合理即可)
第7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3分)C 【解题思路】 C项,上片是词人“梦中”所见,是虚写,并非实写。
2.(2分)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词人飞奔向前、英勇杀敌的豪迈形象。(意思对即可)
3.(3分)题材上,写雄豪勇猛的军营生活;感情上,表达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这些都是英勇战斗、杀敌报国的英雄所为,充满英雄豪气,所以称辛词为“英雄之词”。(意思对即可)
第8首 满江红
1.(3分)C 【解题思路】 C项,表述有误。应是:抒发了词人因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心情。
2.(2分)表现出环境的静谧和寂寥,为下文抒情蓄势(做铺垫)。
3.(3分)示例1:“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示例2:“平生肝胆”“英雄末路”等词句脱口而出,不加雕饰,显得清新自然,却又刚健质朴,写出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举出一例并加以分析即可)
第9首 十五从军征
1.(3分)C 【解题思路】 C项,“以乐景写哀情”表述有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描绘的是老兵家中荒凉破败的景象,并非乐景。
2.(3分)老态龙钟的老兵,步履蹒跚地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远望。远方空空如也,除了坟墓,一个亲人也看不见,他不禁老泪纵横,串串泪珠打湿了破旧的征衣。(符合题目要求,意思对即可)
3.(3分)【示例1】题目:《还乡》 原因:这首诗围绕老兵戍边还乡后的所见、所为、所感而写,“还乡”二字体现了诗歌描述的具体情节。(题目1分,原因2分)
【示例2】题目:《观庭有感》 原因:这首诗先写老兵在归乡途中远观家中,“松柏冢累累”;再写老兵近看家中,一片荒凉。而《观庭有感》中的“观”包含远观和近看,“庭”点明了地点,“有感”则反映了老兵的情感变化。(题目1分,原因2分)
第10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分)岑参
2.(2分)这首诗是歌行体;是写雪中送别的。(每点1分)
3.(3分)B 【解题思路】 B项,“将梨花比作雪花”表述有误,应为“将雪花比作梨花”。
第11首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3分)D 【解题思路】 D项,“情感豪迈奔放”表述有误,应是:情感沉郁悲怆。
2.(2分)示例:音韵上,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律美,又与下文“滚滚”相和;内容上,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思绪之无穷。(每点1分)
3.(2分)①怀念故土。词人登上北固楼远眺,想到了已经沦陷的中原故土。②感怀国势。词人慨叹历史兴亡之事,实则也是在感慨此时南宋王朝的无所作为。(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4.(4分)词人借用曹操赞叹孙权的语言,(1分)表明希望南宋有像孙权那样的有志之士,(1分)暗示了自己就如孙权一样,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1分)也暗含了自己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1分)
第12首 过零丁洋
1.(2分)风飘絮 雨打萍(每空1分)
2.(3分)A 【解题思路】 “干戈”指战争;“寥落”是“稀少”的意思,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四周星”指四周年。因此,“辛苦遭逢起一经”是作者对个人身世和抗元斗争经历的回顾,“干戈寥落四周星”主要是说抗元战争逐渐消歇,从起兵到被俘已经四年了,而非“以星光的暗淡寥落暗示个人心境的凄凉落寞”。据此可知答案选A。
3.(3分)“说惶恐”是追忆自己在江西兵败时对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叹零丁”是感慨眼前被俘虏的孤苦(或“惶恐”“零丁”是诗人当时所处环境的真实体现)。(2分)强化了内心的悲愤,为后面情绪转为激昂蓄势(或作者并未消沉退缩,而是喊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1分)(意思对即可)
4.(3分)文天祥在尾联直抒胸臆,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鲜明直接地表达了自己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充分体现了他顽强不屈、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意思对即可)
第13首 山坡羊·潼关怀古
1.(3分)示例:层层叠叠的山峦像是在这里聚集,从四面八方奔来,雄伟壮阔;奔腾不息的黄河像在怒吼,浪涛飞溅,汹涌澎湃。(意思对即可)
2.(3分)踌躇,这里形容心潮起伏,描写了作者在潼关遥望长安,看到眼前的破败景象,追忆当年长安的繁华,不禁思绪万千,徘徊不前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沧桑、历史兴亡的感慨,为下文的抒情蓄势。(意思对即可)
3.(3分)示例:该句是这首小令之眼,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人文关怀,是这首小令主题的开拓和深化。
第14首 黄鹤楼
1.(3分)D 【解题思路】 D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并未表达出漂泊异乡的伤感和对家乡的思念。
2.(2分)①历历 ②芳草的茂盛(每空1分)
3.(3分)示例:合理。“日暮”时分万物思归,而诗人漂泊在外,产生了无限乡思。求学途中的鲁迅见到供人住宿的驿站名为“日暮里”,很可能联想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生发了对家国的思念,所以“还记得这名目”。(尾联的情感1分,鲁迅的心情1分,二者关系1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
第15首 使至塞上
1.(3分)C 【解题思路】 C项,应是颔联,而非颈联。
2.(3分)诗人以“蓬”“雁”自比,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使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暗示诗人内心漂泊不定的感受。(意思对即可)
3.(3分)示例1:认同。因为诗人此次出使边塞的心情孤寂难言,茫茫无边的沙漠中,一缕孤烟更添孤独,一轮落日也让人不禁产生伤感之情,与诗人的心境相吻合。(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2:不认同。诗人看到沙漠中孤烟直上,尽显劲拔刚毅之美,长河之畔落日浑圆,平添壮阔雄奇之感,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由此得到释放,心胸也为之开阔。
(言之有理即可)
第16首 钱塘湖春行
1.(3分)B 【解题思路】 B项,“百花盛放、草木繁茂”表述有误,应是“乱花初放、芳草才生”。
2.(3分)示例1:“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表现了诗人对钱塘湖美景的喜爱与不舍之情,从中可以感受到钱塘湖春景的美不胜收。
示例2:“行不足”是“最爱”的体现,也照应了题目中的“行”字。
3.(4分)①王维写的是正值春天雨中的草色和桃花,花草色彩浓艳;(2分)②本诗颈联所写的则是初春时节的花草,大地上的鲜花繁多,竞相初放,小草嫩绿喜人。(2分)
4.(3分)开头对钱塘湖早春的景色作整体描写,(1分)然后由远及近从听觉、视觉等作细致的描绘渲染,(1分)最后用“最爱”直抒胸臆。(1分)
第17首 饮酒(其五)
1.(3分)A 【解题思路】 由前一句“结庐在人境”可知,A项“写出了诗人隐居之所荒凉冷清、人迹罕至的特点”表述有误。
2.(3分)不能。(1分)“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闲适恬淡的氛围相吻合。“望”字更有目的性,像是有意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2分)(意思对即可)
3.(2分)只要心情闲适、志向高洁,即使身居闹市也能获得内心的宁静。(意思对即可)
第18首 春望
1.(2分)连三月 强烈思念妻子儿女(每空1分)
2.(3分)描写了春望之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残败不堪,乱草丛生。(2分)诗人借助景物,为全诗营造了一种荒凉凄惨的气氛。(1分)(意思对即可)
3.(3分)“望”既是写春天所见,(1分)又是作者心中的期盼,盼望战乱早日停止,百姓安居乐业,盼望与家人团聚。(2分)
第19首 雁门太守行
1.(3分)B 【解题思路】 B项,“表现出了战士们在行军途中士气不振”表述有误。“半卷红旗”指黑夜行军,偃旗而行,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声不起”指夜寒霜重,战鼓声低沉而不响亮。这表现的是战士们虽面对重重困难,但是毫不气馁的精神面貌。
2.(3分)“角声满天秋色里”中的“满”字从听觉的角度表现出战争规模之大,鼓角齐鸣,杀声干云,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将士们在号角声的鼓舞下士气高昂、奋力出击的场景。(意思对即可)
3.(3分)示例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用“黑”色表现敌军人数众多,黑压压一片,用浓重的“黑云”暗喻敌军嚣张的气焰;用“金”色表现阳光照耀甲胄时的耀眼夺目,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的英姿勃发、不可侵犯。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意思对即可)
示例2:“塞上燕脂凝夜紫”用“燕脂”“夜紫”形容战场血迹,写出将士们血流遍地的场景,表现出战争的悲壮惨烈。(意思对即可)
第20首 赤壁
1.(3分)借“折戟”起兴,引出对赤壁之战的议论,抒发怀才不遇之情。(意思对即可)
2.(3分)“将”“磨洗”“认”这一系列动作,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这一前朝故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3.(2分)赤壁之战。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每问1分)
第21首 渔家傲
1.(3分)D 【解题思路】 D项,“这是作者的自谦之辞,表现了她对天帝的敬重”表述有误,应是:表现了词人空有才华而遭遇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2.(3分)词人在梦中横渡天河,回到天帝的居所,天帝情意恳切地问她:归宿何处?她向天帝诉说了自己面临的“路长”与“日暮”的苦闷,即便诗句为人称道,也是空无用处。(意思对即可)
3.(3分)示例1:选取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等景象,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意境阔大,风格豪迈。
示例2:借用庄子笔下大鹏鸟正乘着旋风飞上九万里高空的景象,展现恢宏的境界;愿此风把“蓬舟”吹到三山,胆气豪迈,气魄雄壮。
第22首 浣溪沙
1.(2分)触景生情(惜时伤春);哲思绵延。(每点1分)
2.(3分)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花落去”对“燕归来”,对仗工整,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哲思,感情浓郁,寓意深刻。(意思对即可)
3.(3分)示例:这首词通过对自然规律变迁更替的描述,透露出词人对时光流逝、好景不长的怅惘,表达了词人的物是人非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
第23首 关雎
1.(3分)D 【解题思路】 “琴瑟友之”是虚写,是男子想象中的同淑女恋爱后生活的和谐美满,故D项说法有误。
2.(3分)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1分)以雎鸠和鸣于河洲之上(或以雎鸠和鸣于河洲之上起兴),引出男子对意中人的思慕,(1分)渲染出和谐的氛围。(1分)
3.(3分)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首章以雎鸠为“比”的对象,“兴”起君子想要追求的淑女;(1分)借助雎鸠的行为来引出主人公对淑女的殷切期盼,以此情感总揽全诗。(1分)
第24首 蒹葭
1.(2分)(我)所说的所爱的人,在水的另一边。(意思对即可)
2.(3分)D 【解题思路】 D项,诗歌没有表现主人公的绝望情绪。
3.(3分)既起兴点明了季节,营造抒情的氛围;又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意思对即可)
第25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3分)D 【解题思路】 D项,诗歌的尾联劝勉友人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并没有悲戚之情。
2.(2分)“辅”示例: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辅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望”示例: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3.(2分)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
第26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3分)D 【解题思路】 D项,“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述有误,应是“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3分)示例:加线句子用“飞”“渡”“洒”“挂罥”“飘转”“沉”一系列动词,细致地描写了狂风中茅草乱飞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的痛惜之情。(言之成理即可)
3.(2分)写出了诗人自安史之乱以来辗转飘零、居无适所、无法安寝的困顿的生活境况。(意思对即可)
第27首 卖炭翁
1.(3分)B 【解题思路】 B项,“凸显老翁内心的忧伤”表述有误。这一反常的心理,凸显的是老翁处境的艰难和内心活动的复杂。
2.(3分)①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宫使的仗势欺人、粗暴蛮横。②间接地表现了卖炭翁在强权面前的无奈、无助。③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控诉(或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3.(3分)示例1:突出卖炭翁的面部。卖炭翁常年在南山伐薪烧炭,风吹日晒,烟熏火烤,满脸灰尘,脸上显出烟火色。突出卖炭翁的面部,更能表现出他的艰辛和令人同情的一面。
示例2:突出卖炭翁的手部。卖炭翁常年在南山伐薪烧炭,风吹日晒,烟熏火烤,收炭装炭,手指都成了黑色的。突出卖炭翁的手部,更能表现他的艰辛和令人同情的一面。
示例3:突出卖炭翁衣服的单薄。天寒地冻,卖炭翁却穿着单薄的衣衫。突出卖炭翁衣服的单薄,更能反映他的悲惨境遇和令人同情的一面。
(意思对即可)
第28首 观沧海
1.(3分)D 【解题思路】 D项,“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2.(3分)示例:描绘了一派草木繁茂、大海辽阔壮美(1分)的宏伟壮丽的景象(1分),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宽广豪迈的胸襟。(1分)(从动静结合方面作答也可得分)
3.(3分)辽阔的海面上,蔚蓝色的海水水波荡漾;耸立的山岛点缀在辽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4.(3分)因为曹操北征乌桓刚刚打了胜仗,内心充满了喜悦,对未来统一中原、建功立业充满了信心。秋天在他眼中充满生机,正是他抱负远大、胸襟开阔的表现。(意思对即可)
第29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1分)降职
2.(3分)①内容上:点明时令,描绘出暮春时节柳絮落尽、杜鹃啼鸣的景象,(1分)烘托了凄凉悲惋的氛围,寄寓了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境。(1分)②结构上:为下文抒发对友人深情关切的情感蓄势。(1分)(意思对即可)
3.(3分)既有对友人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友人长途跋涉的担忧;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还有深切的思念和热诚的关怀。(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第30首 次北固山下
1.(3分)示例:春潮上涨,江水与两岸齐平,江面更显开阔;船行江中,春风吹拂,船帆高挂,船行驶得平稳而轻快。(考生能根据诗句大意描绘出基本景象即可)
2.(3分)示例1: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描写出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流逝,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示例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蕴含着新旧事物交替,新事物总是无限美好的生活哲理。
3.(3分)“雁”在古诗中多为游子思乡的寄托,传达惆怅和哀愁之情。(1分)这两句诗写诗人欲借归雁传递家书,抒发浓浓的思乡之情。(2分)
第31首 天净沙·秋思
1.(3分)示例: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独行。
2.(3分)示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3.(3分)示例:选用具有明显深秋色彩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来描绘秋景,寄情于物,渲染悲凉气氛,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图。
第32首 夜雨寄北
1.(3分)A 【解题思路】 A项表述有误,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2.(3分)对团聚的期盼之情;对妻子的安慰之意;对滞留巴蜀不能北归的无奈和孤寂之感。(每点1分)
3.(3分)示例:“共剪西窗烛”是虚写,“巴山夜雨”是实写,这两句虚实结合,(1分)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夜雨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与妻子聚首时的幸福快乐,(1分)表达了诗人思归的急切心情。(1分)(意思对即可)
第33首 木兰诗
1.(3分)B 【解题思路】 B项,“愿为市鞍马”的“市”是“买”的意思。
2.(3分)示例: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报效国家、英勇善战、勇敢坚强、不慕名利,这些优秀品质是千百年来木兰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每点1分。任答三点,意思对即可)
3.(3分)这四句使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相互交错、补充。应该理解为“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4.(2分)示例1:①借“不闻”点出木兰替父从军、奔赴战场的处境;②借“唤女声”点出木兰的女子身份。
示例2:借木兰对父母的依恋、思念,点出她替父从军、奔赴战场的处境和她的女子身份。
第34首 登幽州台歌
1.(3分)“独”是“独自”的意思,在诗中有孤独之意,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理想破灭的孤寂郁闷之情。
2.(2分)既表露出对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的钦佩仰慕,又隐含着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哀愁感伤。(每点1分)
3.(2分)示例1:通过“前”与“后”、“古人”与“来者”的对比,表明时间流逝,一去不返。
示例2:通过“天地悠悠”与“独”的对比,表现出天地的广阔和宇宙的永恒。
第35首 望岳
1.(3分)B 【解题思路】 A项,“自近而远”表述有误,应是“自远而近”。C项,“泰山的白天晚上明暗不同”表述有误,应该是“泰山的南面北面明暗不同”。D项,“由动景到静景”表述有误,诗中五、六句均为动景。
2.(3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钟”字写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喜爱之情;(1分)“割”字写高大的泰山使山南、山北在同一时间形成明、暗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特点。(1分)
3.(3分)“会当”的意思是终当,终要。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第36首 登飞来峰
1.(3分)B 【解题思路】 B项,由“闻说鸡鸣见日升”可知,诗人是听说“鸡鸣日升”的景象,并未“亲眼看到”。
2.(3分)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描写方法,(1分)“飞来山上”“千寻”正面写峰高、塔高,(1分)“鸡鸣”即“见日升”从侧面衬托出峰高、塔高。(1分)
3.(3分)诗人独自站在飞来峰上,怀着革新变法的理想和远大抱负极目远眺,眼前缭绕的云雾,遮挡住他的视线,但这云雾挡不住他的壮志豪情。
第37首 游山西村
1.(3分)D 【解题思路】 D项,“春社”是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不是“庆祝活动,表达农民丰收后的喜悦”。“社”为土地神,不是“谷神”。
2.(3分)“暗”指不明亮,突出了绿柳的繁茂荫浓;“明”指明艳,突出了鲜花的娇艳明丽。“暗”“明”二字描绘出农村自然景色的优美。此外,“暗”与“明”形成对比,寓理于景,比喻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的希望。
3.(2分)示例1: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
示例2: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第38首 己亥杂诗(其五)
1.(1分)龚自珍
2.(2分)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3.(3分)示例:这两句诗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却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言之成理即可。答出比喻修辞手法给1分,答出表达的思想感情给1分,答出总体评价给1分)
4.(2分)白日斜 吟鞭东指(每空1分)
第39首 泊秦淮
1.(2分)示例:浩渺寒江及江边沙滩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江上,也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意思对即可)
2.(2分)两个“笼”字,将轻烟、寒水、淡月、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寄托了诗人的忧愁和伤感之情。
3.(3分)示例1:不可以。诗中的“犹”是“还”的意思,表明晚唐统治者纸醉金迷、不以国事为重的生活从过去到现在,没有半点改变,凸显出诗人强烈的忧愤之情;“正”字则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示例2:可以。“正”字客观、冷静地描绘了歌女们的生活,其中意味让读者去体会,有发人深省的效果。
4.(2分)讽刺那些不以国事为重、只顾寻欢作乐、毫无亡国之忧的统治者,表现诗人的忧虑与愤慨。
第40首 相见欢
1.(3分)B 【解题思路】 B项,“只是写出了梧桐深院的清冷秋景”表述有误。这句话不只是写出了满院的清冷秋景,还写出了词人心中的凄凉和愁苦。
2.(3分)“锁”字将清秋气氛化作可锁之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梧桐深院的萧瑟凄凉,渲染了清幽寂静、孤独凄苦的氛围,烘托出词人心中的凄凉和愁苦,表达了词人无可解脱的孤寂。
3.(3分)示例1: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用丝剪不断又梳理不清来比拟愁思难以排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的亡国之痛、离愁之深。
示例2:运用了化虚为实的手法,把抽象的愁思具体化。离愁欲剪却不能剪断,想梳理却更加杂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的亡国之痛、离愁之深。
分类二 古诗词曲对比阅读
题组一

1.(2分)示例:折断的戟沉埋在泥沙中未被销蚀,自己拿来磨洗后辨认出是前朝的遗物。(意思对即可)
2.(3分)示例:诗人独自站在高高的幽州台上,面对广阔的原野和辽阔的天空,思绪万千,不禁落泪。(意思对即可)

1.(4分)(1)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
(2)国都残破,乱草丛生 (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2.(3分)B 【解题思路】 B项,“家书抵万金”的意思是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金”。其中“书”的意思是书信,不是书籍。

1.(4分)李词:回到天庭,与天帝对话。辛词:回到军营,经历军营生活和激烈的战斗。(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2分)都表达了内心的苦闷和对理想的追求。(意思对即可)

1.(3分)示例: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长江对岸的汉阳平野中那一棵棵葱翠树木,清晰可辨;江中的鹦鹉洲上,芳草如茵,长得非常茂盛。
2.(3分)【示例】这两句蕴含哲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的事物是消长变化的。(意思对即可)
题组二

1.(2分)【示例】《次北固山下》:潮平、归雁。(举一例即可)
《天净沙·秋思》:枯藤、西风。(举一例即可)(每点1分)
2.(3分)①与首联相呼应;②寄托思乡之情;③问句、用典等手法的使用,使情感的表达更鲜明突出。(每点1分)

1.(3分)D 【解题思路】 D项表述有误。《泊秦淮》中,作者主要借对商女的批评,表达对统治者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忧虑和愤慨,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2.(4分)《泊秦淮》中的“月”点明了时间,与下句中的“夜”相呼应,用月光笼罩秦淮河的景象渲染了冷寂凄清的氛围,为下文抒情议论做铺垫。《相见欢》中的“月”是残月,作者借月抒情,抒发内心的孤寂落寞与离愁别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3分)上句用“浩荡”写诗人离愁之多,用“白日斜”渲染离别的伤感氛围;下句“吟鞭”“天涯”写出了诗人辞官归家的轻松和喜悦。(意思对即可)
2.(4分)甲诗加线句运用移情于物、借物抒情的方法,表达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执着追求理想的感情。乙诗加线句运用直抒胸臆的方法,表达了诗人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以及舍生取义的决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3分)①取其季节之意,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②取其形象之意,烘托凄凉悲惋的氛围,给读者以画面感。③取其象征之意,以“杨花”暗喻友人前途命运未卜、漂泊无依,借用子规的鸣叫声表达对友人的牵挂,希望友人早日归来。(每点1分)
2.(3分)示例:该句蕴含着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的哲理,表现出诗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以及与友人深厚的情谊。

1.(3分)示例: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将卖炭翁的命运与他卖的炭紧紧联系在一起,表明一车炭是卖炭翁生活的全部依靠,为下文写宫使强取豪夺的罪行做了有力铺垫。
2.(3分)示例1: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拉车的老牛非常疲惫,驾车的卖炭老翁也饿得饥肠辘辘了,他们终于赶到集市,在集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示例2:老兵颤颤巍巍地走到家门前,只见野兔在墙下的狗洞里进进出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满目荒凉,一片萧瑟。

weinxin
向上吧同学
扫描二维码获取学习资料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10月18日16:00:0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cztogz.com/11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