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延安课文鉴赏

2022年9月9日22:04:38八年级下册语文2,063阅读模式

1.诗歌第一部分,诗人是怎样表达他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

①用表示动作幅度大、富有力度的动词,来反映其内心的激动。如“抓”“贴”“搂”“扑”等,“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外在的动作,传神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如果诗人运用的是“激动”“兴奋”等抽象的词语,势必无此效果;②省略号的运用,能启发读者想象,使人觉得诗歌除了文字表达出来的内容之外,还有不尽之意,无法一一陈说,让读者自己去体味、联想;③拟人化的环境描写,反映出的恰恰是诗人内心的自我感受;与其说是“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还不如说,这是诗人的心在歌唱,在欢笑。

 

2.“手把手地教会了我”,在第二部分中,延安母亲到底教会了诗人些什么?诗歌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两句具体地写出了诗人在延安,学到了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本领,又学到了文化,学到了革命道理。延安的“小米饭”、延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哺育着诗人长大成人,因此,诗人像吃奶的羊羔“眼望着妈”一样,对延安感激不尽;就像树根和树梢紧连一起一样,延安城与诗人,同样是血肉相连,那里是“亲山亲水有亲人”。

诗不宜直说,内容、文字要概括,形象与思想要具体。这首诗也运用了传统的诗歌表现手法——比兴、借代、拟人等,揭示了诗人对延安热爱、感激的原因。

 

3.第三部分,主要写诗人与延安亲人相见。读了这一节,我们看到了亲人相见的热烈、真挚之情,看到了延安人的成长和美丽、淳朴的心灵,逐层琢磨一下,诗人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的?

①环境的烘托、渲染,说明延安人的热情、好客;②选取有代表性的老人、中青年和小娃娃三代人的典型,写出了延安人的贡献和成长;③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方法,“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从侧面反映谈话双方的情投意合,谈话内容的丰富异常。

 

4.“母亲延安换新衣”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方法?诗歌第四部分,是怎样具体表现“换新衣”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①用“换新衣”表示延安的变化是拟人手法。这样写,既使形象更加鲜明,又包含着丰富的感情。②在具体描写延安变化时,诗人选择典型的材料,用排比、铺陈、复叠的手法,一个“新”字,便跃然眼前。

 

5.结尾一部分,写到了杨家岭、宝塔山、枣园。想一想,这些内容为什么放在最后一部分?

这是进一步从革命历史的角度歌颂延安的功绩,歌颂党和党的领袖。这样突出了延安的“特殊性”,又能进一步表达诗人热爱延安的原因。读者读到这里,联想到延安在革命史上的地位,对延安的敬意便会油然而生。这样写不是打标语、喊口号,诗人赋予革命历史以色、形、光的鲜明形象,将红旗、脚印、灯光等具体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写入诗中,我们读起来,毫无枯燥和说教之感,而是在形象中感受到革命的力量无比巨大,跟着党,沿着党指引的道路,星星之火,定能燎原。

 

6.诗歌的结尾两句是“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这首诗是1956年3月9日于延安写的,当时诗人并没有离开延安,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有问题呢?

①“再回”,是紧扣开头和题目中的“回”字。从“回”开头,又回到“回”字,首尾呼应;②虽然诗人还未离开延安,但离开延安是势所必然。诗人怎能舍得呢?因此,诗人采用这样富有浪漫色彩的结尾,来表示与延安无法分割的感情;③这样的结尾,还包含了诗人对延安必定会与祖国各地一样飞速发展、大步前进的预见。因此,人虽未离,思想已飞到了未来,诗人顺着历史发展,预见了未来延安更为动人的情景,因此,到了那时,他希望“再回延安看母亲”。这样的结尾,正是言简意深,意深而情更深。

weinxin
向上吧同学
扫描二维码获取学习资料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9月9日22:04:3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cztogz.com/1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