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木兰诗》课文全解

2022年9月20日22:04:46七年级上册语文2,731阅读模式

                   木兰诗

课文导读

                 巾帼不让须眉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二十五史》载入将相列传、凭借战功封侯的女将军是秦良玉,她文武双全一生戎马,曾率“白杆军”参加过援辽、勤王、抗清、讨贼等诸多战役,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明朝崇祯帝赞曰:“鸳鸯袖里握兵符”。郭沫若赞誉曰:“像她这样不怕死不爱钱的一位女将,在历史上毕竟是很少的”。

巾帼不让须眉,其实,女子一样可以驰骋疆场,杀敌报国,南宋梁红玉击鼓退金兵,北宋穆桂英挂帅抗辽兵,还有北魏的一位替父从军、女扮男装、建功立业的奇女子——花木兰。

学点整合

生字注音

唧唧(jī jī)  机杼(zhù) 军帖(tiě) 可汗(kè hán) 鞍鞯(ān jiān)

辔头(pèi) 溅溅(jiān jiān) 啾啾(jiū jiū)戎机(rong)朔气(shuò)金柝(tuò)百千强(qiáng)姊(zǐ)红妆(zhuāng)帖花黄(tiē)霍霍(huò huò)著我旧时裳(zhuó)旧时裳(cháng)云鬓(bìn)傍地走(bàng)

文言文知识

  例句 解析

我旧时裳 “著”同“着”,穿。
对镜花黄 “帖”通“贴”,贴,粘贴。
出门看 “火”同“伙”,伙伴。
 

 

木兰当 古义:门。   今义:人家、门第。
无大儿 古义:父亲。 今义:祖父。
双兔傍地 古义:跑。   今义:走路,步行。
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义:只。   今义:表转折。
燕山胡骑鸣啾啾 古义:听见。 :用鼻子嗅 。
关山若飞 : 跨过。  :计量长度 或计量单位等。
相扶将 古义:外城。 今义:姓。
同行十二 古义:为虚数多。 今义:数词,十二
雌兔眼迷离 古义:眯着眼。 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能辨我是雄雌 :怎么。   :安定,平安。

买骏马 名词,集市。
愿为鞍马 动词,买。
为市鞍马 动词,愿意。
驰千里足 动词,希望。
将军百战死

出郭相扶

名词,高级将领。

动词,扶持。

昨夜见军

对镜花黄

名词,文书,告示。

动词,通“贴”,粘上。

不闻杼声

万里赴戎

名词,织布机。

名词,重要的事务。

问女所思 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
愿为鞍马 市,名词动用,买。
勋十二转 “策”名词作动词,登记。
但闻燕山胡鸣啾啾 “骑”动词作名词,战马。

昨夜见军帖 省略句,“见”前面省略主语“木兰”。
愿为市鞍马

 

省略句,省略介宾,愿为‘之’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问女何所思 倒装句,“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成语 扑朔迷离 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作家作品

郭茂倩(1041年-1099年),宋朝人,曾为河南府法曹参军,编有《乐府诗集》

 “乐府”,汉武帝时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来源有文人创作、从汉族民间收集二种。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词,变成了诗体名称。诗歌具有通俗易懂、反映现实的特点。《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乐府双璧

《乐府诗集》:收集了中国上古至五代时期各种乐府诗,是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总籍。全书一百卷,分为十二类,即:郊庙歌辞(朝廷祭祖)、燕射歌辞(宴乐、礼乐)、鼓吹曲辞(行军、田猎)、横吹曲辞(北方军乐)相和歌辞(民谣)等。

背景信息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收入《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大约产生于北朝后期,与北魏与柔然之间的长期战争有密切的关系。

柔然,亦称蠕蠕,在蒙古高原建立政权,经常骚扰北魏。从公元407年到493年年间,双方的大战役就有15次之多。

从《木兰诗》中所叙木兰出征路线来看,离家渡过黄河后,经过了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呼和浩特市东南百里)燕山(即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出击柔然,迫使柔然退到大漠以北。431年灭夏国,436年灭“北燕”,439年灭“北凉”。在北魏十多年的经营下,中国北部重新统一。诗中的木兰参加了这十多年的统一北方的战争,打败敌人凯旋还乡,千百年来受到人民的传颂和赞扬。

文言译注

                           木兰诗1
          译注品析 赏析评点
 

        唧,木        2   

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唧唧(jī jī):纺织机的声音。一说为叹息声,意思是木兰无心织布,停机叹息。当户(dāng hù):面对着门或在门旁,泛指在家中。)

      ,惟           

没听见织布机的声音,只听见姑娘在叹息。(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机:指织布机。杼:织布机上的梭(suō)子。惟:只。)

        思,问        3    

问女儿在想什么,问女儿在思念什么。(何:什么。忆:思念,惦记。)

        思,         忆。

女儿并没有想什么,女儿并没有思念什么。

 

                兵。

昨夜看见征兵的文书,知道可汗在大规模征募兵士。

[军帖(tiě):征兵的文书。可汗(kè hán):古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大点兵:大规模征兵。]

        卷,卷        

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3

 

表示数量很多的意思,不是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儿,木       兄 4

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木兰没有兄长,(当时北方呼父为“阿爷”。)

        马,从        5

木兰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此替父亲去出征。(为,为此(指代父从军)。市,买。鞍马:马匹和乘马用具。《新唐书·兵志》载:起自西魏的府兵制规定从军的人要自备武器、粮食和衣服。)

段解:此段交代木兰替父从军的缘由,表现木兰的孝顺和深明大义。

        马,西        鞯,

到东边的集市上买来骏马,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鞯:马鞍下面的垫子。)

        头,北        鞭。

南边的集市买来嚼子和缰绳,北边的集市买来马鞭。

        去,暮  宿      边。

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辔,缰绳。辞:离开,辞行。]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声音。[溅溅(jiān jiān):水流激射的声音。]

        去,暮        7

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燕山)脚下,(旦:早晨。)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但闻:只听见。胡骑(jì):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啾啾(jiū jiū):马叫的声音。)

段解:此段交代木兰·准备出征以及行军旅程中木兰思亲之情。。
        机,关        8。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戎机:军机,指战争。度,越过。)

        柝,寒        9

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朔,北方。金柝(tuò),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一说金为刁斗,柝为木柝。寒光:指清冷的月光。铁衣:古代战士穿的带有铁片的战衣。)

        死,壮       10

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许多年之后得胜而归。

段解:写木兰多年征战的艰苦生活。

      子,天        堂。

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天子:即前面所说的“可汗”。明堂:皇帝用来祭祀、接见诸侯、选拔等所用的殿堂。)

       转,赏        11

记功木兰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赏赐百千强(qiáng):赏赐很多的财物。百千:形容数量多。强,有余。]

     欲,木      12

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省的官,[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不用:不为,不做。尚书郎:官名,魏晋以后在尚书台(省)下分设若干曹(部),主持各曹事务的官通称尚书郎。]

       足,送        乡。

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送我回故乡。(千里足:可驰千里的脚力,指好马。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均指愿得良骑速回故乡。)

段解:写木兰得胜还朝,辞官归乡的

 

       来,出        将;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木兰)。

(郭:外城。扶:扶持。将:助词,不译。)

       来,当        妆;

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门梳妆打扮起来。[姊(zǐ):姐姐。理:梳理。红妆(zhuān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来,磨      羊。13

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霍霍(huò huò):磨刀迅速时发出的声音。一说,刀光闪动疾速貌。]

        门,坐   西    床。

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

 

        袍,著        裳。

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的衣裳[著(zhuó):通假字 通“着”,穿。]

        鬓,对       黄。14

当着窗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云鬓(bì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帖(tiē)花黄:当时流行的一种化妆款饰,把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或在额上涂一点黄的颜色。帖,同“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伴,火       15

出门去见同营的伙伴,伙伴们都非常惊呀:(火伴:古时兵制,十人为一火,火伴即同火的人。)

      年,不      郎。

我们同行十多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段解:写木兰还家恢复女儿装的激动与喜悦。

 

        朔,雌        离;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别)(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

    走,安           雌?16

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着跑时,又怎能分辨得出谁雄谁雌呢?(傍(bàng)地走,指在地上跑。)

 

1题目点名主人公的名字,包含讴歌赞美之意思。

2诗以“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劳动情景,体现勤劳。

3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

 

 

 

 

4从军原因,体现孝顺。

 

 

 

5从军报国,慷慨豪迈,显现出木兰的英勇、坚强的性格和自我牺牲精神。

 

 

6写“东”“南”“西”“北”几句,用互文的修辞方法极力铺排木兰置办行装,表现出她对出征的重视,渲染了战争迫近的紧张气氛。

 

 

7写行军旅程,体现速度之快,军情之急,木兰思亲之切。“流水声”“胡骑鸣啾啾”之声,衬托木兰思亲心之情。

 

 

8 “万里”写出路途遥远,“度若飞”体现行军之急、木兰奔赴战场的雄姿。全句以简练笔法如虹气势突出木兰的英雄品格。

9体现战地苦寒生活,体现木兰坚毅。

10体现战斗激烈悲壮死伤严重,木兰英勇善战。

 

 

 

11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

 

12眷念家园生活的、不慕名利。

 

 

 

 

 

 

 

13木兰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

 

 

 

14一连串的行动,写写木兰对故居的亲切和对女儿妆的喜爱,表现她归来后的喜悦。

 

 

15 “惊忙”通过伙伴们惊叹的神态和言语表现出木兰重回往日生活的骄傲自豪和快乐自在,蕴含着对这位女中豪杰的由衷赞叹。

16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主旨提炼

这首诗通过一个普通的劳动女性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建立功的故事,塑造了一位勤劳质朴、机智勇敢的巾帼英雄的形象,赞美了她的爱国精神,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写法举要

1.互文。互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常见修辞方法。使用互文的上下两句各有交错省略,又相互补充,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将军和壮士征战多年,历经百战,有的战死,有的凯旋。”。再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意思是“对着窗镜梳理如云的美发,整理红艳的装束”。文中还有“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等几处。

2.顶针。“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写出情况急迫。“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表现木兰胜利还朝的荣耀。 顶针使句子准确、谨严、周密。

结构图解

 

 

疑难探究

一、如何理解《木兰诗》中的繁简处理?

繁简处理是本诗写作上的重要特色之一。宜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第一,繁笔的运用:“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动,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心态,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重新穿上女儿装时的欣喜等内容,表达上不厌其详,写得细致入微。简笔的运用:对战斗过程的描写,对十年征战生活的描述,对木兰如何建立功勋的叙述,数语带过,并对于木兰如何女扮男装,在十几年的军旅生涯中以男性身份冲锋陷阵则只字不提,可谓简省至极。

第二,作品这样的繁简处理有两个好处:一是有利于集中笔墨描写木兰的形象,二是有利于突出主题。例如,诗歌要突出的是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形象,所以对残酷的战争则一笔带过。同样道理,对能够反映木兰美好心灵、美好追求、美好愿望的内容,如表现其与亲人们离别十年后终于得到团聚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则不惜文字,浓墨重彩,着力描绘。

二、诗中哪些地方使用了“互文”修辞手法,如何理解?

“互文”即“互文见义”,它是指在文意相对或相关的文句中,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补充、渗透,使文句更加整齐、更加精练。互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上下两句须合解。

本文中多次出现互文: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指在各处市场置备出征的战马及各种装备。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指有些将军和壮士战死沙场,另一些将军和壮士胜利归来。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指开我东、西阁的门,坐我东、西阁里的床。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指对着窗户照着镜子梳理“云鬓”并贴上“黄花”。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指雄兔和雌兔脚都扑朔,眼都迷离。

 

习题解答

一、对于木兰这个人物,历代有许多不同的评论。有人认为木兰代表了一种精神力量,她的行动打破了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旧观念;也有人认为木兰是一位抗击外侮的女英雄;还有人认为,木兰诗一位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忠孝两全的女子。紧密联系课文,有条件的还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说说你对木兰形象的认识。

【点拨】设置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探究木兰这一复杂的文学形象,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

【参考答案】木兰这一文学形象的审美价值是多元的,人们根据时代的需要和自身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木兰的形象,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评论。这在文学史上是一种常态。不求统一答案,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皆应给予肯定。

【示例】织机声,表现她的勤劳质朴。 父被征兵,叹息声起,是她孝顺的表现。代父从军,深明大义。 离家越远思亲越切,表现出女儿的细腻情怀。十年征战,终于凯旋,显出她勇敢坚强,英勇善战。“还朝辞官”表现了她不慕名利、热爱家乡、向往和平生活的美德。恢复女妆,一副天然的女儿爱美情态。伙伴们的惊讶反衬出木兰的谨慎。以兔为喻,难辨雌雄,是对她机智品格的赞颂。

木兰,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二、课文为什么对木兰出征之前置备行装写得不厌其详,却不写女扮男装之事,而后面又详细描述木兰得胜返乡后,卸戎装换上女儿装的过程?

 

设置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从一个侧面来体会本诗艺术手法的运用——悬念的设置与剪裁的特点。

【点拨】设置此题的意图在于理解悬念的设置、文章围绕中心进行剪裁、繁简得当的特点。

【参考答案】

本诗使用了诸多艺术手法,而“悬念”的设置无疑是亮点之一。所谓“悬念”,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悬念”是小说、戏曲、影视等作品的一种表现技法,是引起人们兴趣的重要艺术手段。《木兰诗》塑造了一位替父从军的女英雄形象,木兰女扮男装十几年征战沙场、战功卓著的传奇无疑会激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作者巧妙地抓住读者的这一心理,大胆设置悬念,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进而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功。

基于悬念的设置,诗歌在内容上的剪裁就需要相应取舍:叙事上虚实相间,写出征之前的备置行装,运用铺叙写法,不厌其详;而如何改换男装一事(显然这是头等大事),却只字不提,任由读者自由想象。木兰还家之后,作品详细描述其恢复女儿装束的过程和效果,为前文中未写改换男装作了补充,使情节前后形成照应,也使诗歌韵致丰盈。

三、请从诗歌中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现代汉语改写成故事片段,字数在300字左右。

【点拨】尝试改写,这是着眼二度创作的训练,同时注重从叙事诗的情节入手学习诗歌。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喜欢故事情节,此题恰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特点和诗歌内容的学习巧妙勾连在一起。

【示例】经过了十几天的长途跋涉后,木兰来到了燕山脚下,胡人兵马的嘶鸣声在耳边响起。

“杀啊——”战场上炮火连天,马的嘶鸣声、战士们的呼喊声、刀剑撞击声响彻整个大地。黄沙满天,血流成河,战场上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摆了一地,许多战士们都受了伤。寒风阵阵传来刁斗声,明亮的月儿映照在铁甲衣上,许多将士身经百战,壮烈牺牲。经过十余载的战斗,壮士们终于凯旋而归了。
皇上为她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宴席上,皇上为战功卓著的花木兰敬酒:“赐你做个尚书,行吗?”“不!”

花木兰笑着摇摇头:“我只要一匹千里马,送我回家!”皇上用赞赏的目光看着花木兰:“好,既然你这么说,我就赐你一匹千里马。”说着,叫手下从皇宫里牵出一匹自己最喜欢的千里马赏赐给花木兰。
“嗒——嗒——嗒”,花木兰快马加鞭往家中赶,身边的泥土都扬了起来……

基础训练

1.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

2.□□□□□,赏赐百千强。

3.可汗问所欲,□□□□□□□。

4.当窗理云鬓,□□□□□。

5.诗中描写征途遥远,木兰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6.诗中描写战地苦寒、生活艰辛的句子是:□□□□□,□□□□□。

7.用互文的修辞表现战争的惨烈、将士死伤严重、木兰坚强勇敢的句子是:□□□□□,□□□□□。

8.成语“扑朔迷离”的原句是:□□□□□,□□□□□。□□□□□,□□□□□□□?

中考链接

1.(2011清远)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背诵、准确书写的能力。答题时需注意字形书写准确无误,“柝”,不要多笔少画,“朔”字的偏旁为“月”。

【答案】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2014四川)雄兔脚扑朔,□□□□□;双兔傍地走,□□□□□,□□□□□?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背诵、准确书写的能力。答题要注意准确书写“雌”的声旁为“此”,“辨”字的中见不要写错。此外,还要注意到是隔句默写,不可依次写来。

【答案】雌兔眼迷离   安能辨我是雄雌

3.(2012温州)《木兰诗》结尾:“□□□□□,□□□□□。□□□□□,□□□□□□□?”后人概括为一个成语“扑朔迷离”。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的准确理解和正确书写。解题时要根据所给成语“扑朔迷离”的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

【答案】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2013潮州)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请你写出《木兰诗》中这样的句子来。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准确理解和正确书写的能力。解题时需要根据题干“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一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里外需要注意“姊”和 “妆”不要误写成形近字。

【答案】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闻妹来,当户理红;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佳文有约

               孤儿行

汉乐府诗

孤儿生,孤子遇生⑴,命独当苦。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⑵。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土⑶。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⑷。上高堂⑸,行取殿下堂⑹。

孤儿泪下如雨。使我朝行汲,暮得水来归。手为错⑺,足下无菲⑻。怆怆履霜⑼,中多蒺藜。拔断蒺藜肠肉中⑽,怆欲悲。泪下渫渫⑾,清涕累累。冬无复襦⑿,夏无单衣。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⒀。

气动,草萌芽。三月蚕桑,六月收瓜。将是瓜车⒁,来到还家。瓜车反覆⒂。助我者少,啖瓜者多。愿还我蒂⒃,兄与嫂严。独且急归⒄,当兴校计⒅。乱曰:里中一何譊譊⒆,愿欲寄尺书,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

【注释】

⑴遇:同“偶”。

⑵行贾(gǔ古):出外经商。行贾,在汉代被看作贱业。

⑶这句原作“面目多尘”,刘兆吉在《关于孤儿行》一文中说,句末可能脱“土”字,兹据补。

⑷视马:照看骡马。

⑸高堂:正屋,大厅。

⑹行:复。取:“趣”字的省文;趣,古同“趋”,急走。

⑺手为错:是说两手皴裂如错石(磨刀石)。一说,“错”应读为“皵”(què雀),皮肤皴裂。

⑻菲:与“屝”通,草鞋。

⑼怆怆:悲伤貌。一说,怆怆应读为“跄跄”,疾走之貌。履霜:踏着冬霜。

⑽肠:即“腓肠”,是足胫后面的肉。

⑾渫渫:泪流貌。

⑿复襦:短夹袄。

⒀黄泉:犹言“地下”。这三句是说活在世上受苦,还不如早点死去,到地下去跟随在父母身边。

⒁将是瓜车:推着瓜车。将,推。是,此,这。

⒂反覆:同“翻覆”。

⒃蒂:瓜蒂。俗话“瓜把儿”。

⒄独且:据王引之说,“独”犹“将”;“且”,句中语助词。

⒅校计:犹“计较”。这四句是说,我要赶快回家,希望你们将瓜蒂还给我,因为哥嫂待我刻薄,又要有一番争吵。

⒆里中:犹言“家中”。譊譊:吵闹声。这句是说孤儿远远就听到兄嫂在家中叫骂。

     

【鉴赏要点】

此诗叙述一个孤儿受兄嫂奴役,苦得活不下去的故事。通过孤儿对自己悲苦命运和内心哀痛的诉述,真实有力地描绘了了社会的人情冷漠与人们道德观念的扭曲,揭露了社会关怀与信任基础解体前的黑暗与冷血,是一首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感染力的优秀诗作。所写虽然是一个家庭问题,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弱者的生活状态。在写法上,和《木兰诗》一样,叙事性强,长于剪裁,极力铺陈兄嫂对孤儿的虐待,而对周围人的冷漠自私则一语带过。

 【问题探究】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将是瓜车(   )(2)将与地下父母(   )

2.失去父母的庇护,孤儿的生活苦不堪言,请简要概括文中反映出孤儿“苦”的事件(写出两件即可)

 

3.“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愿欲寄尺书,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孤儿宁愿去找“地下父母”也不愿意存活世间,这反映出怎样的现实社会?

 

                       木兰诗

【基础训练答案】

1——4【略】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佳文有约参考答案

1、(1)此,这。(2)给

2、行贾之悲、汲水之痛、收瓜之伤

3、一个孤儿受尽兄嫂虐待,周围人淡漠自私,没有关怀,没有温暖的社会现实。

【佳文有约参考译文】

孤儿啊,出生了。这个孤儿出生的偶然的际遇注定命运中当受无尽的孤苦。父母在的时候,乘坐坚实的好车,驾驭多匹宝马。父母离世之后,哥嫂啊,让我出门远行做买卖。南到九江,东到齐鲁,年根腊月才回来。我不敢说句“苦”。头发脏乱,多虮虱,脸上满尘土,大哥指派我去做饭。大嫂指派我去看马。一会跑上高堂,一会奔往下殿。

我这个孤儿啊,泪如雨下。早上让我去打水。晚上又背水归来,手儿冻裂无人问,脚上无鞋谁人知悲,悲戚戚踩着寒霜大地,脚中肉里扎着蒺藜,拔断了蒺藜还有一半长肉中,伤心悲苦泪水涟涟,冻得我清鼻涕流不尽。整个冬天穿单衣可是夏天单衣也没有啊。这样长久的活着没有一丝欢乐,不如早点离开这个世界,下到地下的黄泉之间。

春天的气息又萌发,草儿也萌芽,三月养蚕又抽桑,六月收瓜来拉着,这个瓜车将要回家,瓜车翻了啊,帮我的人少,趁机吃瓜的人多。希望你们将瓜蒂还给我,因为我的哥嫂严厉,独自一人急急回家,哥哥嫂嫂会为此计较乱曰。(结尾总结句)村中怎么这么吵闹,希望寄上一封书信带给地下的父母爹娘啊,兄嫂难以和我长久生活。

 

 

weinxin
向上吧同学
扫描二维码获取学习资料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9月20日22:04:4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cztogz.com/1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