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记叙文常见考点及答题要点

2022年10月6日22:31:10七年级下册语文504阅读模式

术语区别: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2.写作手法或表现手法(就段、篇章而言):对比、衬托、象征、欲扬先抑、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联想想象等。

3.修辞手法(就句而言):比喻、夸张、拟人、对比、设问、反问、排比、对偶、引用、反复、用典、借代等。

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

(2)排比:增强语气,写出了……。

(3)对比、夸张:鲜明地突出了……的特点。

(4)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5)反问:加强语气(加强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增强语势)。

(6)对偶:句式整齐,音节和谐。

(7)引用: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采。

(8)反复:突出加强……

4.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5.描写方法: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或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白描与浓墨重彩,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等

6.记叙线索:以时间、地点、人物、物件、感情或感情变化等为线索

7.记叙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8.初中常见记叙文: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和小说(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考点一: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炼字题):

1.(本义)文中义(把该句用本义作具体解释,或换词);2.若有修辞就明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或人物的……心理、性格;(内容)3.表达的情感。 (变式题:1.某词能否换成另外一个词:一般不能换,结合语境分析原因,词的表达效果如何好,换了后不能达到这一效果。2.前后两个词是否矛盾:一般不矛盾,两个词语从不同角度而言针对不同内容<要分别写出是什么角度什么内容>)

考点二:重点句子在文中的含义(理解):

1、深层含义(结合中心去解释该句的意思)2.表达的情感。

考点三:赏析词语或句子:[来源:学科网]

1.明确修辞。2.修辞在文中的具体运用。3.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或人物的……心理、性格;(内容)3.表达的情感。

注:如没有修辞,就找精当词语,按“炼字题”答。

考点四:开头句、段的作用:

1.总领全文或总起下文。

2.为下文情节作铺垫,引出下文。

3.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4.点题。

5.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某种心情,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运用了环境描写)

6.运用欲扬先抑对比等写作手法的作用

考点五:结尾句,段的作用:

1.前后(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2.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升华情感。

3.耐人寻味,留下想象空间;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4.总结全文;

考点六:文中句,段的作用:

1.承上启下,过渡。

2.具体内容上写了什么。(如是否是该段、该部分的中心句,或具体是怎样“承上”和“启下”的)

考点七:人物描写的作用:

1.明确是什么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肖像、(删去这个词)神态描写)

2.写出了人物的……特点或……的心理。

3.通过对比等,突出文章的中心或人物的……形象(情感)。

考点八:环境描写的作用:

1.明确写出了景物的……特点。2.交代人物活动、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和场景。3.渲染……的气氛。4.烘托人物……的心情,衬托人物……的性格。5.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6.通过对比等,突出文章的中心。

考点九:标题的含义:

1.字面含义。

2.深层含义(结合中心作答)。

考点十:标题的作用(可否换用标题)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抒情的主体对象。

2.突出文章的主题、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3.运用了……方法,含蓄新颖,生动形象,耐人寻味,激发阅读兴趣。

4.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结构严谨。

5.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考点十一:写作手法及作用:

1.明确写作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欲扬先抑、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联想想象等)2.结合内容具体解说写作手法。3.突出了人物的……的形象或中心。(如:用了对比的写法,通过……与……对比,突出了……的形象,表达了……的主题)

考点十二:概括事例:人+事+结果(如果有例句,注意仿照例句的格式)

考点十三:归纳中心:通过记叙(描写)……事(物、景)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考点十四: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我”:1.真实亲切。2.便于直抒胸臆,更有感染力。

第二人称“你”:1.像面对面交谈,亲切自然。2.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

第三人称:跨越时空界限,更客观。

考点十五:插叙(补叙)的作用:

1.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2.交代背景、缘由,为后文作铺垫,或对比。

考点十六:表达方式及作用:

、、、说明。

考点十七:开放性试题:

1.“我认为(通过全文)”(亮出观点)2.“比如我……”(列举事例论证)3.扣住文中的观点或中心作答。

注:字数要充实。

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一、诗歌情感

1.忧国伤时; 2.建功报国; 3.思乡怀人; 4.离愁别绪; 5.生活杂感

二.诗歌表现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2.托物言志; 3.动静结合;  4.虚实相生;

5.以小见大; 6.以乐写哀; 7.运用典故; 8.运用修辞

三、诗歌的抒情方式

四、常见考题

*(一)“抒发情感”类题:从①标题;②作者;③注释;④意象;⑤最后两句或两联提取信息。答题模式:因……而产生的……的情感。注:诗歌常见意象情感:

语言运用知识点

一、仿句答题要点:

1.内容相关(注意逻辑上的关系) 2.形式相同 (句式相同  修辞相同等)

二、语段材料探究

1.发现共同话题

2.逐则概括(勾画关键词)

3.探究发现:

材料都与同一事物有关,就要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个性

三、概括:(拟标题、一句话概括)

(一)新闻概括

注:标题力求精炼,句末无标点

(二)概括语段中心

四、情景对话:

(一)口语交际:

(二)拟写短信:

(三)网络跟帖:

(四)开场白:

(五)结束语:

(六)串词:

(七)(颁奖词)(祭词)

(八)广告、宣传语:

 

(九)导游词(解说词):

五、辩论词:

按照总分总的格式书写,先摆明态度,再根据对方观点有针对性地说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最后总结。

weinxin
向上吧同学
扫描二维码获取学习资料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10月6日22:31:1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cztogz.com/1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