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声现象考点及题型

2024年1月17日21:10:05中考51阅读模式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物体只有振动才能发声。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把这种传播方式叫做骨传导。

要点诠释:

1、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但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速度决定于介质的性质,相同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不同的声音在

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声音在15℃中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考点二、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

3.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 音色是不同的,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的性质决定 。

要点诠释:

1、超声波: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超声波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沿直线传播,应用于探伤、测距、测厚、医学诊断和成像。

2、次声波:通常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火山爆发、激光、地震、海啸、台风、核爆炸、

火箭发射等现象都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频率低,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传播距离远,不容易被吸收。如:

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爆发时,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传播了十几万米。次声波速度大于风暴的

速度,可以检测风暴。但是有的次声波对人体有害。

考点三、噪声的危害及控制

1、噪声:

(1)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控制: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要点诠释:

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考点四、声的利用

1、声与信息: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利用声呐探测海深、鱼群。

2、声与能量: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weinxin
向上吧同学
扫描二维码获取学习资料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年1月17日21:10:0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cztogz.com/16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