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包容的作文素材

2022年12月15日21:24:41作文素材464阅读模式

01.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

出处】《孔子集语 劝学》

释义】饰:装饰,打扮。君子不可以不学习,与别人相见不可以不打扮自己容貌服饰。

素材点拨

学习修饰自己内心,打扮修饰自己外表。两者同等重要,与人相见修饰自己的外表,可以充分表现自己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也是对约会事宜的重视。这样会给别人一种真诚的感觉,一种被尊重的自豪,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自己。只靠渊博的知识而不注重自己的外表,别人也会厌弃的。在社交频繁的社会里,修饰外表和内心学习同样对事业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适用话题】追求  学问与学识  人生方向  生活方式

【速用片段】

为了让母亲走出丧女之痛,为了哄母亲开心,朱孟勋多年来坚持每天穿着女装假扮病逝多年的妹妹,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我们不能不指出,这样的行为是难以为社会所接受,甚至有违社会公序良俗。孔子说过:“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我们不禁要问朱先生,你穿女装,怎样如厕呢?孩子称你叔叔还是阿姨呢?人的行为,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任何成年人,一旦走进社会他的一举一动都应该受社会规范的约束,无视社会规范,我行我素,如同鲁迅所说,那是拔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是十分可笑的。

 

02.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

出处】《墨子·亲士》

释义】贤明的人对待自己很严格,对待别人却很宽松。平庸的人则宽容自己而苛求别人。自难;严以律己,难为自己。易彼:宽以待人,放宽别人。众人;普通人,庸人。

素材点拨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心性修养的一个突出的标志。君子对自己严格要求,从难从严;而对待别人却要求比较宽容。因而自己进步很大,’是故为其难者,必得其所欲焉L而郑些庸人只会指责别入,对自己却很放松,致使这类人止而不前,“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这一思想在孔子及儒家学说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成为贤明人士的座佑铭。

适用话题】人生价值利他与利己悲悯情怀命运共同体

【速用片段】

墨子曾言:“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正所谓“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是也。南宋诗人周紫芝的《竹坡诗话》里记载了一位这样的故事。一天,一位官员正在烛光下办理公务,有人送来一封家书,他当即灭掉公家的蜡烛,点燃自家的蜡烛,看起家书来。是的,看家书占用公家的烛光,那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今天某官员在上班时间用公家的电话打了一个私人电话,你便举报他,这可能确有小题大做之嫌。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倘若今天沾公家一点光,明天用公家一点水,不以为意,自我原谅,久而久之,便会“大洞不补”了。

03.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出处】《老子•第二十章》

释义】唯:恭敬的应声。阿:总慢的应声。恭敬的应声“是”与怠慢的应声“啊”,相差有多大?善与恶,二者有什么差异呢?

素材点拨

这是老子的“修己之道”。他认为人恭敬的应我,则我觉得人重视我,以我为贵,因而觉得光荣,人怠慢的应我,则我觉得人轻视我,以我为贱,因而觉得受辱,这就是“唯”与“阿”的区别。再者,“唯”与“阿”的区别不只是表现自我心理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表现自我的道德修养,即是否尊重他人,是否考虑到他人的心理感受。由于人的感受不同,所以对于“唯”与“阿”的不同使用,在客观事物上则表现出不同结果。所以老子提倡尊重他人,尊重自我,使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尊自爱的良好环境中,“善” 与“恶”也是同样的道

【适用话题】基础  青  阶段性  第一步

【速用片段】

老子提倡尊重他人,尊重自我,使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尊自爱的良好环境中,他说:“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不可否认,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国人的脾气似乎越来越坏,戾气越来越足,动辄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或拳脚相加,或恶语相向。戾气伤人,给人制造痛苦;戾气害己,让自己丢失美善之心;戾气误国,制造对立,撕裂社会。充满戾气的人不是成熟的人,成熟的人理性而不感情用事;少一点戾气,多一点理解和包容,对他人多一点尊重和谦让,社会就多一份和谐和安宁。

 

04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出处】《老子•第四十九章》

释义】“德”同得。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对待他,使之得于善良。诚实的人,我以诚实待他,不诚实的人, 我也以诚实待他,使之得于诚实。

素材点拨

用自己的美德去感化别人,教育别人,使不善的人得奪,不诚的人得诚。人的本性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后天所致。由于后天所处的地位、环境的不同,导致了善恶之分,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于善者,要善待之,对于不善的人,怎么对待呢?如果“以不善”对“善”,就会有彰恶助恶之嫌,一旦彰恶就无法抑制,使许多人跟着学坏。如果以"善”对“不善”,可在扬善之风中,不善者不知不觉地被潜移默化,在偈导善行中行善,而那些不善之人也无法行不善之事。对于不诚实人的教化,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也是老子提出以百姓的心为心,以善心、诚心对待所有人,使百姓都归心于善良诚实的目的。

适用话题】拒绝平庸  胸怀  眼光 大格局

【速用片段】

中国文化历来推出宽容精神。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宽容如水的温柔,在遇到矛盾时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它似一捧清泉,款款地抹去彼此一时的敌视,使人们冷静下来,从而看清事情的本来缘由,同时也看清了自己。宽容的涵义也不仅限于人与人的理解与关爱,而是内心对于天地间一切生命产生的旷达与博爱。原谅他人一时的过错,不斤斤计较,不耿耿于怀,你就是一个和和气气地做个大方的人。

weinxin
向上吧同学
扫描二维码获取学习资料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12月15日21:24:4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cztogz.com/3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