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2022年8月20日16:12:53八年级上册语文7,029阅读模式

八年级上册

第6课  藤野先生

鲁迅

思考探究

一、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看看文章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试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概括文中的典型事件,体会本文用典型事件表现人物形象的特点。

参考答案:离开东京之缘由,仙台求学受优待,初识藤野先生,添改讲义,先生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女人裏脚,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离别先生。

二、阅读课文中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部分,说说为什么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以及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情。

参考答案: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教学认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作者评价说:“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段精要的议论性文字,直接表明了藤野先生的伟大。他是一个对来自“弱国”的学生及其贫弱的祖国抱着同情与尊重,而又矢志于医学事业的正直学者。所以,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日本人,但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三、本文题为《藤野先生》,可是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写和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和感受,你认为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叙事结构,理解回忆性散文的特点。

参考答案: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第一,从整篇文章的结构看,全文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人物来组织材料的。写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台,是写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因,接下来写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都与藤野先生有关。而且,作者着力正面描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写“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所受到的刺激,这些事或是与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或是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在那种环境下的难能可贵。可以说,写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也都与写藤野先生有关联。

第二,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便是时时处处都有“我”的存在,表现“我”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这篇散文的另一条线索,就是“我”的爱国之情,具体表现为“我”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从东京到仙台留学的这段经历在鲁迅的一生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思想在这一阶段也发生了重要转变,而藤野先生与“我”的交往,是这段经历中最让“我”感怀的片段,也为“我”这段经历增添了一抹亮色。可以说,“我”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感受是课文的“底色”和“背景”,聚焦点则是藤野先生。没有这份“底色”和“背景”,藤野先生的形象不会如此突出,不会如此动人,文章的内涵也不会如此深刻。从某种意义上说,本文写的是作者“以藤野先生为中心的一段人生经历”,而非简单的“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回忆对象与叙事者经历的交织,是回忆性散文的一个重要文体特点。

积累拓展

四、鲁迅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仔细比较下面的原稿与该定稿,谈谈这些修改好在哪里。

原稿 改定稿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也缺不了“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但到傍晚,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熟识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品味作者的语言,理解语句的内涵,并向作者学习修改文章的方法。

参考答案:1.加上“花下”,表意更准确,且使“清国留学生”的形象增添了一份轻薄、浮华的意味。加上“成群结队”,更表明不是偶然、个别的行为,而是他们的普遍行为,更加表现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讽刺。

2.在“地板”前加上“有一间的”,表达更准确。“咚咚”改为“咚咚咚”,更加形象地烘托出当时那种喧闹、浮华的气氛。“精通”比“熟识”程度更深,凸显“清国留学生”的不务正业、腐朽堕落。

3.增加“而且增加勇气了”一句,坚定地表现出作者在严酷的国内政治环境中,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和继续战斗的决心。“于是点上一枝烟”,增添了形象感,表现出作者对“正人君子”们的蔑视。

五、“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中的大事,除了课文,还有一些文章对此也有记述,如《〈呐喊〉自序》。课后查找相关资料,读一读,加深对鲁迅这一人生选择的理解。联系实际,说说鲁迅的人生选择给了你那些启示。

设计意图:深人理解本文的重要难点,并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

参考答案: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从本文看,是因为他厌恶东京的学习环境,厌恶清国留学生的浑浑噩噩,厌烦他们把环境搞得乌烟瘴气。联系鲁迅的人生经历和其他作品看,其实有更为深刻的内在原因。他在此前写的《《呐喊〉自序》中做过解释:“我的梦很美满,豫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选择学医的,可就在学医时,看电影事件使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促使他萌发“弃医从文”的思想,认为要改变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由此可以看出,鲁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又从仙台弃医从文,这一过程无不深深浸透着鲁迅强烈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实践着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教师可结合教材中的补白,帮学生深入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有志青年所做的人生选择,往往不是个人的选择,而是要把个人的人生与民族的前途、国家的未来结合起来考虑。

第7课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思考探究

一、文章开头即说:“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阅读课文,想一想:母亲的“勤劳”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形象。

参考答案:母亲的“勤劳”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事例体现出来。第一个层面,是在贫苦的家境中表现母亲的品质,主要写了以下的事情: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支撑家庭;母亲每日辛勤地劳动;“我”帮助母亲劳作,母亲教我生产知识;母亲用自已的聪明勤劳,维系着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母亲在家庭中任劳任怨,待人和蔼,宽厚仁慈。第二个层面,是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叙述具体事例,凸显母亲形象,事例有:母亲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父母亲节衣缩食培养“我”读书;母亲支持“我”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母亲离不开土地,习惯劳作;母亲支持“我”的事业,一直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母亲直到老年,仍热爱劳动。这些事例,表现出母亲勤劳吃苦、俭朴能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爱憎分明,有远见、识大体,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等优秀品质。母亲既是一位普通的农妇,又是伟大人民中的一员。

二、作者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 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章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作者反复写“我应该感谢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以及无比怀念的情感。母亲用她“勤劳”的一生,用她的言传身教,给予“我”启示和鼓励,这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母亲勤劳吃苦,“我”从小耳濡目染,帮她劳作,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的终结,依然热爱劳作,教“我”养成勤劳的习惯,也教给“我”生产的知识;母亲聪明能干,教会“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母亲对地主劣绅的反抗,对“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定支持,让“我”拥有了革命的意志。

三、作者在记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叙议结合的特点,抓住议论性语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参考答案:文章的一大写作特点就是夹叙夹议,以记叙为主,其间穿插着若干议论性语句。如:“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这句中饱含母亲的无限辛酸,更有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体谅。“母亲是个好劳动。”总领第4段,强调母亲的勤劳能干,随后叙述了母亲日常要做的许多事情。“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这是对母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的评价。“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一句总括性的评价,呼应开头,也表明至此段结束了对往事的回忆。“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这一句议论,呼应前文的记叙——母亲教“我”生产的知识,同情革命、支持革命,让“我”养成革命的意志,是“我”为什么感谢母亲的重要原因。“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母亲勤苦一生,任劳任怨,反抗地主豪绅的欺压,坚强不屈,母亲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她是“平凡的”,但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融汇成革命的洪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为我们的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现在、未来都将是劳动人民的。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融汇在一起。

积累拓展

四、课文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细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3.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4.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中具体的语句,体会作者平实叙述中的深挚情感。

参考答案:1.这一句承接上文,“这样地”即指上文中每天繁重的劳动:“天不亮就起床”“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整日”,说明从早到晚,没有一丝空闲,每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作者对母亲,是敬重而又心疼的。

2.“看也不看”“有滋味”,两相对比,既表现出作者对地主家穷奢生活的蔑视,也突出了母亲的善持家务、聪慧能干,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

3.“我”参加了革命,不能在母亲身边侍奉,但是母子之间的思念从未因时空阻隔而中断。这一句感情强烈,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遗憾。

4.“一分钟”,母亲连如此短暂的休息时间都没有,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操持家务、照顾子女上。这一句表现出沉甸甸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五、很多作家都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比如邹韬奋《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等。找来进行比较阅读,看看不同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文章的写作手法、作品的语言风格等方面各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体会不同作家笔下的母亲形象,感受不同作品的语言风格,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参考答案:这几篇文章中的母亲形象都是旧时母亲的形象,但也各有特点。朱德笔下的母亲,勤劳一生,宽厚仁慈,反抗压迫,坚强不屈,深明大义,同情支持革命,有着朴素的阶级意识。邹韬奋笔下的母亲,是一位善良、有同情心,对子女无比慈爱、督促子女学习、具有奉献精神而又早逝的母亲。老舍笔下的母亲,是一位勤劳俭朴、善良真诚、宽厚隐忍、坚韧刚强的母亲。

在写作手法上,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抓住人物本质特征,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形象,通过议论深化主题。邹韬奋《我的母亲》截取自已记忆中最典型的几段经历来写母亲。老舍《我的母亲》通过记叙母亲一生的身世、经历、性格及遭遇来刻画母亲形象。多处运用描写,尤其是白描的写作手法,也有不少对细节的特写。

在作品的语言风格方面,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质朴无华中蕴含深情。邹韬奋《我的母亲》语言质朴,直白坦诚,褒贬分明。老舍《我的母亲》采用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的形式,流畅朴素,凝练含蓄,富有表现力。

第10课  三峡

思考探究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写作思路,体会作者谋篇布局之严谨。

参考答案:作者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接下来,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作者未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写,而是借着文脉之势,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1段一脉相承;再写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从另一方面看,三峡之所以成为“峡”,是因为旁有群山约束,中有江水流淌,二者缺一不可。山为屏障,是峡之外围,所以第1段先写山,勾勒全貌;水是峡之筋骨,所以后两段重点写水,而又从动、静两方面写其特色;最后又将目光聚焦于山,首尾呼应。

二、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领会文章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特点。

参考答案:夏天,江水满溢,一泻千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春冬季,水流和缓,潭深水碧,优美、雅致。秋季,万物萧条,凄清哀婉,引人悲伤垂泪。

积累拓展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辨析常见实词的不同义项,积累实词。

1.在;如果;自己。

2.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

2.隔断;极(高)

3.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3.白色;不加装饰。

四、翻译课文的中间两段,把原文和自己的译文都朗读一遍,边读边体会它们不同的语言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领会文言文与白话文不同的特点,着重感受文言文特有的美感。

参考答案:略

五、《水经注》在游记散文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认为“古来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课外可以阅读《水经注》中描写孟门山、拒马河、黄牛滩、西陵峡等的段落,体会其写景文字的精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欣赏《水经注》中的写景文字,培养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参考答案:略

第11课  短文两篇

思考探究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比较两篇短文在句式、节奏、用词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说说它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体会两篇短文行文风格上的不同。

参考答案:这两篇短文在行文风格上有很大不同。陶弘景是南北朝时期人,作品带有骈文的特点,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间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多用寻常词汇,浅显易懂,但为了形式的整齐,选词用字颇多斟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自然成文文,涉笔成趣,不事雕饰,天然中见真章。文章所用散句,四言至十言均有,间用整齐句式,节奏舒缓,不求统一。读此文,带给读者一种散淡自然的感觉。

二、《答谢中书书》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景物特征,理解作者情感。

参考答案:《答谢中书书》中的景物非常秀美,山高水净,绚烂多彩,充满无穷生机。结尾一句,含有三层言外之意: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三、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感,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学习“知人论世”的读文方法。

参考答案:《记承天寺夜游》中,“我”的心境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不能修齐治平,只好夤夜闲游赏月;又颇有自许的意味——此等美景,如果不是我们两个富有雅趣之人欣赏,岂不浪费?这又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苏轼的思想兼受儒、道、佛三家的影响,所以往往能在逆境中自解自适,将人生的挫折化为审美的机缘。

积累拓展

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并体会其妙处。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一些常用实词的含义,赏析其妙处。

1.共同;交相;都。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耸入;看见;将要;纷乱;将要;争相,争着。

五、从两篇短文中任选其一,发挥想象,将其改写成一篇白话散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以现代汉语改写原文。

参考答案:略

《答谢中书书》可扩充为一篇完整的书信体三维,包括问候语,发出与朋友共赏美景的邀请等;《记承天寺夜游》可增补人物行动、心理、语言等的描写。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

吴均

思考探究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景物的特征。

参考答案:这一段山水,山奇水异。水静处,清澈透明,千丈见底;水急处,如箭如奔马。山势连绵陡峭,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天籁动听,光影多变。

二、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句的方式,理清课文的思路。

参考答案:美丽的自然美景,往往有心灵净化的作用,所以面对这奇山异水,作者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句由景而生慨叹,符合我们见到美景时的自然反应,反衬出景物之怡人。当然,这里或许有自述心志的味道,表现出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也有可能是在劝说朱元思,不妨放下繁杂公务,一同来欣赏这美景。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并指出其用法。

1.任意东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方位名词的特殊用法。

1.向东向西,此处是动词。

2.横柯上蔽

2.在上,名词作状语。

3.负势竞上

3.向上,此处是动词。

4.以为顺流下矣

4.向下,此处是动词。

四、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学者钱钟书认为其成就可与《水经注》中的写景段落相提并论。阅读课文以外的两“书”,进一步体会吴均写景文章的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了解吴均写景短文的特点。

参考答案:略

第13课  唐诗五首

思考探究

一、《野望》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联系作者的生平,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野望》一诗中间两联主要写景,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诗歌首联“徙倚”二字,点明作者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颔联和颈联写的都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但因作者心绪的原因,都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尾联抒发感情,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他感觉自己并不能融人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只好向先贤那里寻找慰藉。诗人的彷徨、孤独和苦闷,可能是因为仕途的不得志,感觉前途渺茫,所以他三仕三隐,寄情于诗酒。

二、《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歌首联和颔联的写法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黄鹤楼》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的格局,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逆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回到现实情境,又仿佛黄鹤从天而降一样,神妙莫测,鬼斧天工。颔联先写黄鹤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从句中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

三、《使至塞上》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清人黄培芳认为其妙处在于“‘直’‘’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你怎么理解这一说法?你觉得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鉴赏名篇名句,理解诗歌创作的妙处。

参考答案: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面面感。首先,它有绘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绘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最后,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鲜明,落日、大漠、黄河、烽烟,各有色彩,引人想象。“直”“圆”二字的“锤炼”之处就在于构成壮美的画面,富有视觉感;其自然之处,在于符合塞外现实的情境。“烽烟”多用狼烟,有轻直、聚集的特点,是“孤烟”,不会相互纠缠,故在无风的时节,能够“直”冲云天;苍茫的大漠背景下,“落日”即将没人地平线,显得又大又圆,这也符合我们日常观察落日的视觉感受。“自然”之处还在于,这两句诗所写的独特景象,是长期生活于内地的人刚进入塞外很自然地就会捕捉到的。

四、李白年轻时曾“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渡荆门送别》就写于他乘舟东下、出蜀入楚的途中。细读诗作,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景色,注意写景视角的转换,体会诗人心境的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诗歌写景的特点,体会作者前后思想感情的变化。

参考答案:诗人乘舟东下,随着船只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颔联以移动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地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山岭本是静止的事物,却如影随形,竟至于消失,这里作者化静为动,使景物富于动态;江水本在河道中奔涌,却仿佛流人辽远无际的荒原,显得视野辽阔,境界高远。颈联则以静止的视角,描摹江上的美景,宛如两幅图画。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写朗月映照下的夜景,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出江水与江上空气的澄净明澈。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写黄昏的风景,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膝楼一般变幻多姿。

这两联的景物,或天高地远,气象阔大,或风物灵动,景色优美,正是作者喜悦开朗心境的展现,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表现出作者远游异乡、闯荡世界的兴奋心情。但随着离乡越来越远,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就越来越浓,最后一联则转人思乡之情的抒发。

积累拓展

五、同是春天,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有不同。《钱塘湖春行》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品读下列诗句,想一想它们描写的景物分别属于春天的哪个阶段,说说你的理由。

1.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2.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王维《辋川别业》)

3.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4.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郑谷《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诗意,体会景物特点;同时做拓展延伸,理解古诗描绘景物用词之准确细腻。

参考答案:《钱塘湖春行》一诗围绕初春来写,描绘了西湖明媚的春光。很多词语都能看出初春景象来,如“早莺”“新燕”自不必说,“几处”说明早莺尚少;“争暖树”,说明是乍暖还寒时候,早莺争夺向阳的树木;“谁家新燕”,说明燕子始回,尚未筑巢。“乱花渐欲迷人眼”说明花儿还未盛放,但盛放可期;“浅草才能没马路”说明芳草才生,尚未长高。

1.初春,乍暖还寒时候(梅尚带雪;柳叶初长,如烟似雾),2.仲春(春雨初降,绿意正浓,桃花盛开);3.暮春(杨柳已成荫,残花已落尽,群莺已乱飞);4.仲春(山中杏花、桃花盛开)。

六、背诵这五首诗。以其中一首为例,参考补白,具体说说律诗在对仗、押韵方面的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诗歌的分析,把握律诗在对仗和押韵方面的特点。

参考答案:律诗的格律要求比较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对仗方面,每首中对仗联可以多到三或四联,一般是颔联、颈联对仗。比如《野望》《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使至塞上》均为颔联和颈联对仗。每一对仗联要求句式相同,词性相同,平仄相对。

押韵方面,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如《黄鹤楼》,二、四、六、八句“楼”“悠”“洲”“愁”押韵;而《使至塞上》则“边”“延”“天”“圆”“然”押韵。

粘的规则,较为复杂,可不涉及。需要指出的是,初唐、盛唐时期,律诗尚在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格律方面未必非常严格,可能有一些不合格律之处,如《使至塞上》第二句和第三句就存在失粘的情形。又如《黄鹤楼》在平仄、对仗方面并不太严格。如果学生问到,可向其指出。

第14课  背影

朱自清

思考探究

一、朗读课文,把写背影的文字找出来,联系全文细细品味,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以“背影”为题,“背影”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文章第6段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核心内容进行赏析,对课文有整体印象,并直接切入对关键段落的理解。

参考答案:1.从内容来看,作者以“背影”为父爱的象征点、父子之情的交汇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从结构来看,“背影”是文章中“我”的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文章的线索。可以参考“整体把握”与“素养提升”。

2.作者这样写父亲的背影:先描写外貌衣着,然后描写动作,仿佛用特写镜头细致地展示父亲爬月台的动作,并用“我”的情感反应烘托这个背影。值得关注的是,作者描写背影的镜头是一个“慢镜头”,一方面是因为父亲的动作确实不利索,一方面也是详细描写、展现形象的需要。这个“慢镜头”到父亲爬上站台就停止了,父亲的背影也就定格在了那里,深深地触动了“我”,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作者详写“背影”的原因,可以参考“素养提升”和“资料链接”。

二、在这篇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体会课文中的情感,理解本文叙事中的情感变化。

参考答案: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

就文中着力记述的车站送别这件事的角度来看,可以这样理解“我”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我”对父亲的情感一直是深厚的,只是有时略有些不耐烦。不耐烦处,一是看到父亲送站时向脚夫讲价钱,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二是看到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觉得他“迂”。而“我”的情感态度变化的契机,是在父亲爬上爬下车站月台之时,“我”的内心被强烈震撼了。“我”的情感态度变化的原因,一是父亲对“我”很好,让“我”感动;二是“我”本来就对父亲怀有深情,内心的强烈震撼是很容易发生的,所需的只是“背影”这样的契机。

就文章整体的回忆往事的角度来看,作者其实在文章开头和最后一段隐约透露出父子之间曾有过隔阂,许多背景资料(参见“资料链接”)也佐证了父子之间曾有过相当尖锐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父子双方境遇的变化,“我”对父亲的情感从冷漠、不满、怨怼,慢慢变成了理解和思念。

三、第4段写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却“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细读这一段,注意文中的细节,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父亲这一举动背后的心理活动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揣摩课文中具体的描写,理解父亲心理活动的过程。

参考答案:父亲先嘱咐茶房“陪我同去”,可又“终于不放心”,还是“自已送我去”。从文意的表层来看,通过这些言行,能看出父亲是个细致之人,同时还能感觉到父亲对“我”非常爱护,甚至有点爱护过头了。

但是,教师对这道题的使用不应局限于此,要提示学生注意作者在这一段中的一些具体描写,如父亲的“再三瞩咐”“踌躇”“终于不放心”“终于决定”,把握其犹豫反复的心理过程。

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深入理解父亲心理活动的内在逻辑,提醒学生注意父亲在“去不去送儿子”这件事上行为方式的“反常”之处:一个“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的人,平时做事会这样犹豫拖沓吗?一个易怒,总是见着“我的不好”的父亲,为什么又要这样待儿子?父子连心,父亲在犹豫的过程中真的感受不到儿子的不以为然和内心窃笑吗?如果感受得到,他为什么还是要去送儿子?归根结底,理解的要点大致有二:其一,父亲对儿子有深厚的感情;其二,父亲爱子之情的表露方式是间接的、含蓄的、滞涩的。父亲既不放心儿子,想与儿子多待一会儿,又放不下“言出如山”的父亲(特别是那个时代的父亲)架子,丢不开父子之间的隔膜与龃龉,所以从“说定不去”到“决定自去”的转变才那样充满踌躇与犹豫,最后以一个不成理由的理由完成了转变。

积累拓展

四、本文的语言素朴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试以下列语句为例,加以赏析。

1.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2.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3.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4.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培养学生赏析散文语言的能力。

参考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题干的意思。《背影》一文没有花哨的词语,也较少使用修辞手法,语言平淡质朴,多写口语。但是,这种素朴的语言又绝不随意、乏味,而是有着典雅的气息,适当使用文言词汇,却又能融为一体,不显生硬。《背影》的语言被叶圣陶先生赞为“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多余的字眼”,语言简洁,句式简短,句句有用,鲜有冗词。但是文章的简净并没有流于笼统、抽象,而是该详则详,特别是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文笔细致,不厌其详。当然,即使是细致的描写,也多是白描,因此与简净的整体文风并没有产生矛盾。

1.语句都很短,没有多余的话。其中“典质”“亏空”“惨淡”“赋闲”等词很文雅,但总体而言是口语,明白易懂。短促的语句,将事件、氛围、原因概述得清清楚楚,带给读者一种忙碌、沉重的感受。

2.作者基本上是以叙述代描写,表现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父亲“拣定椅子”,反复叮嘱,都是极琐细的事,作者却不厌其烦地一一写来,看似细碎,却并不让人觉得繁冗,因为其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父爱的真实流露。其中写“我”用父亲“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座位,点出一个重要的细节,变换了叙事的视角,消减了从一个角度连续叙事可能存在的单调感。

3.作者使用的是白描手法,笔法简净,却细致而传神地描画出了父亲的形象,这三个句子看似平谈,其实内有起伏,“本来”“只好”“尚不”“可是”“就”等词语,看似寻常,却表现出“我”心中并不平静的感情。

4.这几句话的书面语特点明显,既用文雅的四字词语,还使用接近文言文的句式,强化了句子的概括力,短短几句,概括了父亲的人生历程。虽以第三人称来写,“哪知”“触目伤怀”等词语却写出了父亲的心境。连用两个“自然”,为父亲辩护,表现了“我”对父亲的理解。

五、课文第5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自己“聪明过分”的行为,你怎么理解这里的“过分”?在长辈面前,你也有过类似的表现吗?读完这篇文章,你对自己的“聪明”和长辈的“迂”有什么新的体会?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阐发文意,并从课文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体验。

参考答案:此处表达了作者的自悔心理。“过分”说明不是一般的自悔,是发自内心的强烈自悔。这种自悔的心理是从反思中来的,与看到父亲背影时的感动伤怀不同。它没有后者强烈,因此不适宜作为文章情感的“爆破点”;但它比后者深刻而绵长,所以反而成为文章的某种底色。所谓自悔,实际上是一种理解,当年的“我”用理智的、理性的眼光看父亲“拿自己当小孩”的琐屑迂腐,觉得可笑;现在的“我”终于理解了父亲当年的行事所遵循的是情感的逻辑而非理性的逻辑。

教师可以从“理解他人的行事逻辑”的角度来引导学生思考,不要简单地把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局限在“长辈其实很多时候是对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样范围内。要注意在深入解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不要脱离课文空谈。

第15课  白杨礼赞

茅盾

思考探究

一、作者开篇即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中间又几次出现意思大致相同的话。找出这些语句,说说它们与标题有怎样的关系,作者从哪些方面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参考答案:第1段、第4段、第6段、最后一段都是直接抒发赞美之情的段落,形成本文的抒情线索,与标题形成呼应。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不平凡,辽阔坦荡、气象雄伟、色彩分明的西北高原,是白杨树赖以生存的典型环境——境美;白杨树自身的形貌不平凡,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干、枝、叶都“一律向上”“绝无旁枝”“紧紧靠拢”——形美;白杨树内在的气质不平凡,力争上游,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坚强不屈——神美。

二、顺着感情的脉络梳理课文内容,探讨下面的问题:

1.文章开篇入题,紧接着又宕开一笔,用一大段文字描写高原景象。作者描写了怎样的高原景象?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2.本文写法有扬有抑,富于变化。试找出相关的段落,体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3.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楠木,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设计意图:了解烘托、抑扬、对比等写作技巧的作用,能够结合文本赏析这些技巧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1.高原景象,一望无际,“无边无垠,坦荡如砥”;高原上有黄色的土和绿色的麦浪,像“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用烘托、映衬手法,先写高原景象,交代白杨树的生存环境,烘托出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氛围,为白杨树出场铺垫、蓄势。

2.第2段描述完高原景色后,接着写这样的景色带给作者的感受——先是感受到“雄壮”,接着又觉得有一些“单调”,为接下来写猛然见到白杨时“惊奇地叫了一声”作衬托,为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蓄足气势,这是欲扬先抑。第7段,前三句先说白杨树可能不美,算不得“好女子”,紧接着说它“伟岸,正直,朴质”等等,夸它是“伟丈夫”,也是先抑后扬。本文抑扬手法的使用,一是使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二是更加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突出了白杨树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最后一段提到楠木,主要是与白杨树形成对比:两种树的品格不同,一是普通当中蕴含着“不平凡”,一是贵族化;所代表的人不同,一是在北方坚持抗战的广大民众,一是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两相对比,突出赞美了白杨树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和品格。

三、作者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既“极普通”又“不平凡”,这样表达是否矛盾?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关键语句,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

参考答案:不矛盾。“普通”即“平凡”,“不平凡”即“伟大”,这个看似矛盾的表述,其实包含着辩证法,即平凡当中蕴含着伟大。说“普通”,是因为白杨树在西北高原极常见,也极易生长;说“不平凡”,是因为白杨树独特的外形,特别是内在的品格和精神风貌,也就是作者赋予它的正直、质朴、坚强不屈等。作者用这看似矛盾的表述,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积累拓展

四、朗读并背诵课文第6-8段,思考:白杨树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层层深入地把这种意义揭示出来的?

设计意图:积累名句名段,通过品味重点语句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参考答案: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抗日的军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通过四个“难道”层层深入地揭示出来:第一个“难道”通过反问引起读者思考,为由树及人张本;第二个“难道”点明“至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第三个“难道”点明象征抗日军民——“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进一步抽象化,点明 “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

五、写作时恰当使用象征手法,可以让读者咀嚼回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试选取你熟悉的某个事物,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完成一次片段写作。

设计意图:学习使用象征手法写片段作文,掌握象征的写作技巧。

参考答案:一个事物是否具有象征意义,一方面在于它是否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积淀有某些较固定的意义,如梅花凌霜傲雪,莲花淡雅脱俗,牡丹富贵荣华等;另一方面是每个人在观察事物时可能赋予这一事物某种特定含义。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形等是客观存在,但茅盾将自己的情感寄寓其中,赋予它伟岸、质朴、坚强等精神和气质,从而使白杨树具有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学习使用象征手法,就是要引导学生挖掘一些普通事物中可能具有的精神、意蕴等,学会思考,并借助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第18课  中国石拱桥

茅以昇

思考探究

  • 文章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选取了许多例子。从课文中找出这些例子,提取关键信息,填写下面的表格。填完之后,纵向看一看,你有哪些发现?

设计意图:梳理文中提到的各座桥的主要特点,把握课文内容。

参考答案:

名称 建造时间 特点
1 旅人桥 约282年 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石拱桥
2 赵州桥 约605年 历史悠久;精妙绝伦;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全桥结构均匀
3 卢沟桥 1189—1192 历史悠久,坚固美妙;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4 江东桥 800年前 在建筑技术上有许多创造
5 长虹大桥 1961年 当时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
6 双曲拱桥 解放后 钢筋混凝土拱桥,世界上所仅有的

纵向观察,既可以看出文章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也可以看出中国石拱桥的共性特点,还能看出作者列举的几座拱桥的个性特点。

二、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在相应的位置上标出数据。

设计意图:通过画图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进一步把握赵州桥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准确与清晰。

参考答案:略。

学生可以自己绘图,也可以利用单元页图做标注。要注意的是,本文对赵州桥的说明既有侧视视角,又有俯视视角,学生绘图或标注时要注意到这两个视角。

三、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看看本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实例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设计意图: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不同说明方法的作用与效果。

参考答案:1.打化方。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孤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特征,富有形象性。

2.举例子。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世界闻名,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

3.引用。如引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鷟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列数字。有概数、确数之分,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5.摹状貌。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描绘石刻狮子的“千态万状”,说明卢沟桥在装饰上的重要特点,突出了桥的形式美。

6.作比较。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

积累拓展

四、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2.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3.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

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设计意图: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1.“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有记载的”指出后面判断的根据,更增强了准确性。

2.“在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3.数字具体,实事求是,该用“约”限制时,绝不“故作准确”;“几乎”强调了桥面与河面并非完全平行。

五、阅读下面的两段材料,回答问题。

(一)卢沟桥是一座联拱式石桥,计11孔,长212.2米,加上两端桥堍共长约265米。靠河两岸的跨径仅16米左右,逐渐向桥中心增大,最大跨径计21.6米。桥墩上游面造成尖端形,下游面系平头,深合现代科学原理。桥面宽7.6米,全宽约8米。桥面用石板铺砌,桥的两端筑有翼状石栏,连同桥上两旁石栏,北面有石柱140个,南面有石柱141个,其中一个已坍损。柱的间距1.8~2米,柱高1.4米,柱头各刻石狮,每个姿态各异,有立的,卧的,蹲的,伏的,大抱小的,小抱大的,各种形式。柱间各嵌石板为栏,栏高约85厘米。桥的西端有两根石柱,柱上各踞一只朝天犼,柱下各有石象一只,雕饰工巧,足增美观。

(节选自罗英《中国桥梁史料》)

(二)早就盼望在一个相宜的日子,夜宿卢沟,一览卢沟晓月的景色。今年过节的气氛比往年火炽。在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中,我感到夜宿卢沟观赏晓月的相宜日子,莫过于正月十五上元节了……

我们遵照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候,我们就赶忙起床。走出门外,当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鸣。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卢沟桥。这时,接近满圆的晓月转到了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抬头望月,看得出这时的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的亮度比初升和正处中天时,都大得多。这时的晓月是在桥的北侧,永定河的上游,月光顺流而下,视野也显得最为深远。我们在桥上有意地测试了一下晓月的亮度。凭借着月光,不仅看得清碑身上乾隆书写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也依稀地辨认出了在桥西碑亭上康熙书写的“察永定河”的一首五言律诗。桥下的永定河,因为大旱缺水,我们虽然没能见到波涛浩渺的壮丽场景,但汩汩有声的淙淙细流,在晓月映照下,也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景色。这时,看到披着晓月银光的卢沟桥,直至每个玉石栏、柱、栏板,以及485个大小石狮……我们禁不住想起曾在元代做官多年的马可·波罗的描述:“这是一座无可比拟的、世界上最美的桥。”

(选自陈寿儒《夜宿卢沟观晓月》)

1.材料(一)对卢沟桥的介绍,与课文里的相比,说明的内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所不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说明文在说明同一对象时,选取的具体内容会有所不同。

参考答案:《中国桥梁史料》选段集中介绍卢沟桥本身的情况,分桥拱、桥墩、桥面、桥栏等几个部位,列举大量数据与事实,一一介绍。课文则重点介绍卢沟桥的结构特点、桥栏上的石狮子,也介绍卢沟桥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因为《中国桥梁史料》是一部桥梁学的专业著作,所以主要从学科专业的角度,介绍卢沟桥作为一座重要建筑物的技术细节;课文是一篇科普文章,要让普通读者在有限篇幅内比较全面地了解卢沟桥,自然不能过多聚焦技术细节,但又要让读者对卢沟桥的建筑特点有所了解,所以选择结构特点和最著名的石狮子作为说明重点。

2.材料(二)主要写的是什么?与课文里对卢沟桥的介绍相比,它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具体理解说明文和记叙文在写法上的不同。

参考答案:《夜宿卢沟观晓月》是散文,主要写观赏“卢沟晓月”时的情景。作者描写的重点是月光和桥下的流水,最后才烘云托月般地写到卢沟桥本身,有了前面的渲染,卢沟桥给读者留下美丽动人的印象。而课文是说明文,基本上是客观而平实地介绍卢沟桥的特点,即使有摹状貌之处,也是为了把相关内容说清楚,并不是为了写最抒情。

第19课  苏州园林

叶圣陶

思考探究

一、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并且有条理地进行说明。

参考答案: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课文主体部分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又补充说明了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这些都与前边的总括句密切相关。

二、课文多数段的首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段首概括句的作用,了解本文行文的特点。

参考答案:从文体特点来看,说明文的作者总是希望读者直接、准确地了解自己所写的内容。因此说明文常在文章的显要处“设路标”“给提示”,帮助读者更快更方便地理解文章。

本文所要说明的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一种高度概括的审美特征,看似简单,其实不易理解,需要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加以说明。从第4段开始,段首句都是本段的中心句,起到了提示层次和角度的作用,从游览者无法不关注的主要景物(假山池沼、花草树木),到游览者比较容易关注的园林建筑(花墙与廊子),再到游览者不容易关注到的园林细节(园林角落、门窗、色彩),条理清晰,层次井然。我们还可以注意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心:第4、5段段首句均以“苏州园林”开始;第6段段首句以“游览”开始,用“必然会”点出花墙与廊子的常见;第7段段首句也以“游览”开始,却用“必然也不会”(其实意思是“很有可能会”)翻出一层,提示读者注意苏州园林角落的美;第8、9段接续第7段讲细节,段首句又均以“苏州园林”开始。文心周密,层次极为清晰。

三、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 (“图案画”和“美术画”有什么区别?)

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和“技术”有什么区别?)

4.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结合课文插图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会本文使用准确的概念进行概括、判断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1.“标本”在这里是样本的意思”,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图案画更类似数学中的“几何图形”,看上去工工整整,大部分是对称的,比较刻板。而美术面是艺术创造,更注重个性,不讲究对称,有自然之趣和艺术之美。

3.“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4.“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观众多、极有层次了。

积累拓展

四、借鉴本文先总说再分别说明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介绍你曾经游览过的一座公园或建筑。注意抓住其主要特点,有条理地进行说明。不少于300字。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写作说明文的能力,引导学生注意抓住特点来写,并适当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参考答案:略。

五、从下面两项活动中任选其一,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

1.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被认为“是一个南北名园的综合”(陈从周语)。读一读《红楼梦》的第十七回,注意其中描写楼台轩榭、假山池沼和花草树木的内容,看看大观园的哪些特点,与课文所写苏州园林有什么异同。

2.园林在人类历史中出现的很早,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园林体系。它们风格各异,“表现着美感的民族特点”(宗白华语)。查找资料,了解并比较中国、西亚和欧洲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用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你的认识。

设计意图:拓宽视野,学习比较,训练思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苏州园林所体现的审美趣味。

参考答案:1.《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有与苏州园林相似的特点,如正门的窗户不施彩绘,墙壁也比较素净,“不落富丽俗套”;又如注意山石、藤萝等与建筑的配合。但大观园也有与苏州园林不同之处,主要是正殿部分“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金辉兽面,彩焕螭头”,连贾政也觉得太过富丽。从小说的内容来看,建设大观园的动因是为了元妃省亲,借口礼仪体制,实则大事铺张以显富贵,自不免有皇家园林富贵之气,但贾家原籍金陵,构园时受到江南文人园林影响,也是自然的。进而言之,苏州园林从整体到局部都贯彻了“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审美原则,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艺术风格是和谐一致的。大观园则表现为多种不同风格的“景区”的拼凑堆叠,既有素朴自然的,也有穿凿扭捏的,还有金碧辉煌的,就局部看不无佳处,就整体看并不和谐。正如贾宝玉所说的,不是“天然图画”。

2.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决定表述方式。教师可参考下列资料:

园林按其发源地大致可分为东亚古典园林、西亚古典园林、西方古典园林三大园林体系。东亚古典园林,以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为代表,突出山水园林特色,讲求自然与意境的创造,可游、可赏、可居,常用移天缩地和借景的手法,道法自然。西亚古典园林,重视植物和水法,一般以建筑围合庭院,面积不大,以水池为中心,十字形构图。西方古典园林,大多方正,均衡对称,追求人工美和几何图案美,不太重视园林的自然性及园林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修剪过的花坛、喷泉水池和露天雕塑等,都体现人工性,具有理性义色彩。(朱向红《景观设计》,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第22课  《孟子》三章

思考探究

一、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分别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两个观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孟子的观点,并通过举例进一步理解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说,施行仁政的君主会得到广泛的拥护,不行仁政的君主则会失去民心。周文王和商纣王的故事能证明这一点。文王姬昌为西伯时,“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善养老者,所以人民拥护,贤士归心,为后来周代商而立奠定了基础。商纣王虽然天资敏捷,“材力过人”,却不行仁政,“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以酷刑残害臣民,最终“民罔不欲丧”,众叛亲离,葬送了商朝。“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说,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就能证明这一观点。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卧薪尝胆,就是怕舒适的生活消磨了自己的志气。他还亲自到田间与农夫一起劳作,他的妻子也纺线织布。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已经恢复元气,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的条件。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国之后,以为忧患已除,生活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终为勾践所败,身死而国灭。

二、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孟子的观点,并通过举例进一步理解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三、《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从中举一两个例子做具体分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与具体语句的分析,体会《孟子》文章的风格特点。

参考答案:“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采取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用同样的句式连举六例,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积累拓展

四、翻译下列句子

  1.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2.(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就往往容易灭亡。

五、《孟子》中有不少历代传诵的名言警句,请从课文或课文以外的篇目中选择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并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深入理解《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并学以致用。

答案:略

第23课  愚公移山

《列子》

思考探究

一、文中人物(包括天神)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找出相关语句,简析他们的态度。

人物 相关语句 态度分析
大部分家人 杂然相许。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支持移山的举动,并主动献计献策,解决移山中存在的问题
 

愚公妻子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对移山存有疑虑,一是担心愚公的力量,二是担心无处放置土石
邻人之孀妻弱子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不顾力量弱小,支持移山的举动

 

 

智叟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轻视、嘲讽愚公,认为移山是愚的行为,根本不可能成功

 

操蛇之神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对愚公的决心和勇气感到畏惧
天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被愚公移山的行动及其精神感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本文对愚公移山这一行为本身着墨极少,大部分内容都是各种人对愚公移山表现出的态度以及愚公的回应。这样更有助于突出愚公移山这一事件的寓意以及愚公的形象。

二、这则寓言记叙了一件“改天换地”的事,描写了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熟读并背诵课文,想一想它的寓意是什么。和同学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并相互交流,加深认识。

参考答案:参见你“课文研读”的”“问题探究1”.教师不必急于向学生出示“问题探究”中有关本文寓意的几种理解。可先由学生自主阅读,自己理解,自由讨论。教师可在学生讨论后,再出示“问题探究”的内容。

三  翻译下列句子

1.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1.你也太不聪明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积累拓展

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能够根据语境辨别一个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1.将要;况且。

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2.制止;仅,只。

3.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

3.愁苦,这里指担心;痛苦,这里是“使……痛苦”的意思。

4.帝感其诚/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4.诚心;真正,确实。

五、从下面两个场景中任选其一,以课文相关内容为基础,发挥想象,写一个片段。不少于200字。

1.愚公一家和邻家小儿“移山”

2.愚公与智叟辩论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六、《列子》中有很多寓言,如:“歧路亡羊”“詹何钓鱼”“造父学御”“鲍氏之子”“九方皋相马”等。以小组为单位挑选一两个,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讨论其寓意,在班上开一次《列子》寓言故事会。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古代寓言的能力。

参考答案:略

第24课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思考探究

一、熟读课文,简要复述文中的故事。想一想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真将军”,与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理解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在匈奴大举入侵的背景下,汉文帝亲自到霸上、棘门、细柳三处军营劳军。在霸上和棘门,文帝可以纵马奔驰,军营将士也极为恭敬。而在细柳营,文帝则被要求处处遵循军令:无将军之令不开营门;军中不能驱驰,只能徐行;劳军也要严格遵守军礼。文帝出营门,称赞了周亚夫。

汉文帝称赞周亚夫是“真将军”,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①细柳营中“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一派常备不解、严阵以待的景象。可见军队训练有素,周亚夫治军有方。②文帝到细柳营,“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直至文帝正式派使臣持节下诏,“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在细柳营中,文帝也要遵循军令,按辔徐行。可见军纪严明,令行禁止。③面对天子,周亚夫说:“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可见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守军礼。除了以上三点原因外,霸上及棘门军提供了反面例子作为对比,而在“匈奴大入边”的背景下,文帝需要的正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和周亚夫这样治军有方的将军。

二、《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李长之语)。细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对刻画人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理解本文写法上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文帝在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与在细柳军的两次入营受阻、在营中不得“驱驰”“按辔徐行”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治军严明。这可以说是“情势”的对比。在霸上及棘门军“将以下骑送迎”与在细柳军周亚夫“持兵揖”“不拜”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刚正不阿、恪尽职守。这可以说是“性格”的对比。出营门后,群臣的“惊”和文帝的“称善者久之”也形成对比,表现出文帝的贤明、识大体。这可以说是“结果”的对比。对比的手法给出了反面的参照物,使得正面形象更加鲜明。

文中还有大量侧面描写,如写细柳军士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士吏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的形象。侧面衬托的写法避免了单一从正面写来的直露,提供了更多观察人物的视角,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军中不得驱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学习根据语境辨别一个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1.驻军,驻扎;军营。

2.上自劳军/劳其筋骨

2.慰问;使……劳累。

3.已而之细柳军/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3.到,往;相当于“的”。

4.居无何/居天下之广居

4.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居住。

四、《史记》长于记人,书中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从廉颇、蔺相如、屈原、项羽、张良、韩信、李广等人中任选一位,借助注释与工具书阅读相关的本纪、世家或列传,了解其生平事迹,领略人物的风采,感受《史记》的写人艺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史记》的写人艺术。

参考答案:略。

第25课  诗词五首

思考探究

一、关于陶渊明《饮酒》(其五),苏轼这样评述:“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你怎么理解苏轼的这段话?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前人的评价欣赏陶渊明诗作中的关键词。提示学生注意“见”和“望”语意上的差别,以及与全句、全诗意境的契合。

参考答案:苏轼认为,陶渊明在东篱采菊,无意间一抬头,南山映人眼帘,一个“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闲远散淡的氛围是吻合的;而“望”相比于“见”,更有目的性,更像是有意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因此说“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在苏轼之后,学者们大多采纳了他的意见。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清代学者何焯就说:“就一句而言,‘望’字诚不若‘见’字为近自然,然山气飞鸟皆望中所有,非复偶然见此也。‘悠然’二字从上‘心远’来,东坡之论不必附会。”(《义门读书记》)如果学生学有余力或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谈谈对“见”“望”不同表达效果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视为一说,不必拘泥于阐释苏轼的说法。

二、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曾说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结合《雁门太守行》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呈现的面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前人的评价理解李贺诗作的特点。提示学生首先抓住诗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如“黑”“金”“燕脂”“紫”“红”等,同时要结合诗歌所呈现的意境来描述。

参考答案: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腾,几乎要摧毁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肃杀的秋色中,响亮的角声震天动地;寒夜里,边塞将士的鲜血凝成暗紫色。带着半卷的红旗,援军赶赴易水;天寒霜重,鼓声也像是被寒与所逼、郁闷低沉。

三、细读《赤壁》《渔家傲》,想一想:这两首诗词分别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查阅相关资料,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素读”诗词,避免“知人论世”蜕变为“以背景、生平解诗”,引导学生注意从内部理解诗歌。

参考答案:杜牧的《赤壁》,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已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李清照的《渔家傲》,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积累拓展

五、背诵这五首诗。以其中一首为例,参考补白,具体说说律诗在对仗、押韵方面的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扩展视野,通过比较阅读,欣赏杜甫同一时期的经典诗作,并学习对比阅读古诗的方法。

参考答案:律诗的格律要求比较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对仗方面,每首中对仗联可以多到三或四联,一般是颔联、颈联对仗。比如《野望》《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使至塞上》均为颔联和颈联对仗。每一对仗联要求句式相同,词性相同,平仄相对。

押韵方面,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如《黄鹤楼》,二、四、六、八句“楼”“悠”“洲”“愁”押韵;而《使至塞上》则“边”“延”“天”“圆”“然”押韵。

粘的规则,较为复杂,可不涉及。需要指出的是,初唐、盛唐时期,律诗尚在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格律方面未必非常严格,可能有一些不合格律之处,如《使至塞上》第二句和第三句就存在失粘的情形。又如《黄鹤楼》在平仄、对仗方面并不太严格。如果学生问到,可向其指出。

weinxin
向上吧同学
扫描二维码获取学习资料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8月20日16:12:5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cztogz.com/1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