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2022年8月20日16:15:14中考7,272阅读模式

八年级下册

第1课  社戏

鲁迅

思考探究

一、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

→        →        →夏夜行船→        →        →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参考答案:平桥概况→伙伴游玩→无船出行→夏夜行船→赵庄看戏→停船吃豆→深夜返回→再谈吃豆

二、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本文所写的某件事为例,具体分析这些表达方式各自的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效果。

参考答案:全文有几处出现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语段,下面试做分析。

如课文开篇一段,讲述了“我”的外祖母的家乡平桥村的情况,用的都是描叙语句,大概说了几件事:一是“我们鲁镇的习惯”,二是“我”随母亲来平桥村的缘由,三是平桥村的地理概貌、村民状况。层次非常清楚,语言非常简略。“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是充满感情的议论语句,尤其是“乐土”二字分外醒目,表达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在城里读书生活的厌倦。

又如课文最后两段,讲述了“我”再次吃豆的经历和感觉。六一公公不仅不指责孩子们偷豆,反而给“我”家送来新豆,并且夸奖“我”有见识,说明他这个人除了心地善良外,还有一些可爱的虚荣心,想博得他人的夸赞。最后一段关于吃豆的议论,是全文的总结性议论,表达了“我”内心想法:“我”觉得那夜的豆好吃,觉得那夜的戏好看,是因为有那种特殊的经历,让“我”感到新鲜、愉快。这一议论句起着点明主旨的作用。

三、豆是很普通的豆,戏也是让“我”昏昏欲睡的戏,但是文章最后却说是“好豆”“好戏”,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揣摩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参考答案:“我”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环境和乡民。此地有美丽的风光、自由的空气,还有朴实、率真的老人和孩子,人与人之间有着亲密和谐的关系。“我”还目睹了他们的劳动本领、办事能力。这一切都是“我”童年在时城镇未曾见到过的,在后来的人生路途中也很少再见到。由于这种心理的、情感的因素,让“我”觉得那晚的戏是“好戏”,那晚吃的豆是“好豆”。另一方面,俗话说,距离产生美。时间已经久远,早年在平桥村短暂的生活片段,留下的不仅是一些记忆,更是一种情感。时间越久,这种记忆中的影像越珍贵,所以作者赞之以“好豆”“好戏”。说“好戏”还有一个原因,是《社戏》开头讲述“我”在大都市看戏,感觉非常不好,于是怀念早年在外婆家的“社戏”。乡村社戏或许俗些,但是“我”感觉很好。

积累拓展

四、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体会“我”的心理,感受其中的童真童趣。

1.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4.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

5.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品味课文语句,理解作品的儿童叙述视角。

参考答案:1.“我”非常想去看社戏,但又不能去,于是想象社戏表演的情景,以及看戏人喝豆浆的情景,表现了一个孩子的悲伤、失落的情绪。

2.“我”既然可以出门看社戏了,心情变好了。“忽而”表明孩子的心情易于突变,“轻松”“舒展”与前面看戏不成而沮丧的心情完全不同。“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是夸张手法,非常形象地表明“我”的心情无限之好。

3.这是一个儿童眼中的景物描写,非常富有诗意。“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是儿童才有的想象;“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表明“我”非常急于到赵庄看社戏,这也是儿童心理的表现。

4.儿童对看戏很有兴趣,但在夜间容易犯困,所以台上戏子的形象变得模糊,这里真切地描写出了儿童看戏的精神状态,富有奇趣。

5.这是半想象、半纪实的描写。大鱼驮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是童话里才有的情景,反映出“我”当时愉悦的心情,也表现了孩子极富浪漫色彩的想象力。

五、《社戏》原文开头部分写的是“我”成年后在剧场看中国戏的两段经历。课后阅读这些文字,体会一下,作者通过写不同的看戏经历,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思?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训练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参考答案:原文开头部分的内容要点,一是“我”当时在北京,对看戏本无兴趣;二是在北京第一次看戏,因为人太多,声音嘈杂,且无合适座位,便“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三是在北京第二次因为募捐,看谭叫天的戏,可是到了很晚谭叫天还不出场,只好失望地离去;四是反思中国的戏剧,“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不适合剧场观看,只适合在野外观看,远观反而有风致。在北京看戏的挫败经历,使“我”怀念小时候在外祖母家乡所看的“社戏”。虽然过去几十年,但是当时的难忘经历如在眼前。如此对比地写来,眼前的戏不适合看,过去的戏永生难忘,一贬一褒尽在文中。以眼前的戏为写作的由头,反衬早年“社戏”的好看;其实未必真好看,主要是当时当地的民风民俗让“我”神往,“我”在心里的一角永远保持着对家乡的爱、对乡民的爱、对乡村文化的爱。

《社戏》原文开头部分见“资料链接”。

第2课  回延安

贺敬之

思考探究

  • 诗人阔别延安十年,当他重新“扑”进“母亲延安”的怀抱时,那激动喜悦的心情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朗读这首诗,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说说诗人是按照怎样的线索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诗人的抒情线索。

参考答案: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参见“整体把握”部分。抒情线索是“重逢——回忆——赞美——展望”。

主要内容:这首诗共五章,下面按章节分别归纳要点。

第一章表达重返延安时的激动之情,以及见到延安亲人时的喜悦之情。 第二章追忆当年在延安的生活,表达对延安的感激之情。第三章描写亲人欢聚时的热烈场面,表达亲人之间的喜悦之情。第四章描述延安城新面貌,表达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之情。第五章回顾延安的光荣历史,展望延安的美好前程,表达诗人的惜别之情。

二、诗人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试着找出相关诗句,细心揣摩其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揣摩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人的抒情方式。

参考答案:直接抒情:“革命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延安熔炉锻造了“我”,与延安永远有割舍不掉的感情。“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盼望着能常回延安,能见到亲人,能看到延安的大发展。

动作描写:“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用“黄土”代表这片土地,养育了这里的人民,“抓”“贴”等动作,将重回延安的兴奋心情表露无遗。“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心中有千言万语,却“登时说不出来”,表现出诗人见到亲人们时无以言表的激动,“扑”这一动作正是这种心情的外在表现。

语言描写:“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表现了以老爷爷为代表的革命群众与诗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

场景描写:“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一描写延安在新时期的新面貌,表达了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

三、这首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根据下面的提示深入体会,完成练习。

1.全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试选两三个诗节做简要分析。

2.诗中使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描摹了当地的生活细节和场景。试找出几处,感受陕北的地域风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地方特色。

参考答案:参见“素养提升”。

信天游本是民歌的一种,属于山歌性质,流行于陕北一带。曲调淳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其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节,经常是上句比兴,下句道出真意。以上说的是纯正的信天游民歌,贺敬之化而用之,赋予新意:变化一,描写革命生活,抒发革命情感;变化二,用普通话而避陕北方言,并省去衬字;变化三,比兴句少,直接叙事抒情的诗句居多。这首诗创造性运用了“信天游”的形式,抒情性强;描写陕北农村生活场景,富有地狱特色;语言上具有信天游的某些特点,让诗作仿佛有口头传唱的意味。如“几回回”“树根根”“羊羔羔”“眼眶眶”等,都是“信天游”式的言语,颇有些“土”气,诗作以此接了地气,为平民百姓喜闻乐见。

积累拓展

四、品味下列诗句,说说修辞手法的使用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1.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3.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4.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地方特色。

参考答案:参见“问题探究”第3题。

  • 背诵这首诗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增加积累。

参考答案:略。

六、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访问你的祖辈、父辈,或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还可以对照这首诗,延伸阅读莫耶《延安颂》、祁念曾《延安,我把你追寻》、曹靖华《小米的回忆》、吴伯箫《记一辆纺车》等,看看这些诗文体现了怎样的“延安精神”。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深入体会“延安精神”。

参考答案:略。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思考探究

一、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讲物候现象,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自主提取信息,提高概括能力。

参考答案: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作为物候学的研究对象,物候就是指动植物等随着气候变化而在生长、发育、迁徙、繁殖等生命活动方面表现出的反应。

二、阅读相关段落,体会课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回答下列问题。

1.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2.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把握文章说明的顺序。

参考答案:1.文章先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再指出诸如草木荣枯、候鸟迁徙等动植物的变化与气候之间存在的关联,最后指出,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

2.参见“整体把握”。

采用了逻辑顺序。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包括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有条有理。前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条理。

三、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试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各种说明方法对于说明事理的作用。

参考答案:

说明方法 例句 作用
举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说明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作比较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说明经度是决定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
列数字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说明纬度是决定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
引用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积累拓展

四、比较下面两段文字的不同特点,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1.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2.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不同语段,体会说明语言的两个不同特点。

参考答案:第1段文字连用杏花、桃花、布谷鸟三个例子,都扣住“大自然的语言”这一点,以灵动的语言表现出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说明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这一段讲的是人们习见的现象,因此不用数字,也不用抽象概念,而是将道理寓于形象之中。第2段则相反,给出物候记录中确定的时间段、考察对象和精确的比较结果,说明物候的古今差异。这是因为物候古今的变化往往是缓慢的,个人难以察觉,因此用数字说话,才能清晰地展现结论。可见,说明语言的运用,要根据说明内容的特点来决定。

五、这篇文章总结了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决定因素。课外查找资料,或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为课文补充一些例证,还可以探究一下是否有其他决定因素,与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外自主探究,通过思考形成结论并表达出来。

参考答案:略。

第6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有   被压扁的沙子

阿西莫夫

思考探究

一、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灭绝,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试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两篇短文共同涉及的问题,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参考答案: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第一篇短文谈到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由此可见作者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二、这两篇短文都是从某一现象出发,通过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试任选其中一篇,分析其思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内在的推理论证思路,把握文章的逻辑链条,从而理解文章内容,并体会事理说明文层层推论、逻辑严密的特点。

参考答案:参见“整体把握”和“素养提升”。

如《恐龙无处不有》这篇短文,隐含着一个逻辑推理过程:恐龙的化石在现存各个分离的大陆上都有发现。

→这说明,恐龙曾经生活在每一块大陆上。

→但是,恐龙不可能是在每块大陆上独立生存的。

→所以,现在的各块大陆在远古曾经是联结在一起的一整块或者说“泛大陆”。

→这块“泛大陆”在恐龙出现之后逐渐分裂成为现在的各块大陆。

这表明每一个科学的新发现都会引起新的思考,成为新的科学研究的基础,或者由此可以开辟出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或者为已有的研究、假说提供新的证据,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照应了作者在本文开头提出的观点:“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三、下列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试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1.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3.即非常纯的沙子。

4.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补充说明语句的含义和不同作用,理解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

参考答案:1.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

2.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3.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4.这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积累拓展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与课文中的哪个理论相联系的。

深海沟是在大陆与大洋之间靠大洋一侧的地方。地球上水深超过6000米的海沟共24处,其中19处在太平洋中。全球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水深约11034米。海沟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作。一个板块向下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时,一边下垂,一边上翘,这中间就形成了海沟。所以说海沟是板块构造俯冲带开始的地方,也是板块构造挤压活动的场所。这里好像一个枢纽或传动带,一方面海洋板块的岩石俯冲下去,另一方面大陆板块翘起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尝试用课文中的理论加以阐明。

参考答案:这是“板块构造”理论的一个例证。《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自第6段起阐述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本题的材料,说明了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会在分界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海沟。

五、恐龙灭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假说,其实还有多种相关的假说。课外搜集整理资料,写一篇小短文阐述你的认识,并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拓展,阅读探究,并书面表达,交流探讨。这样可以让学生学有所得,学而有悟,同时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

参考答案:略。

第9课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思考探究

一、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简要讲述这个故事,并背诵全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把握全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先将课文读一两遍,解决文字、内容上的疑难之处;然后合上课本,将桃花源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要保证基本情节不能遗漏;第三步就是反复诵读,并依据基本情节背诵课文了。

参考答案:略。

二、桃花林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各有不同。默读课文前两段,想象其中的画面,说说这些画面给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桃花林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是全篇的“华彩”。陶渊明的语言风格朴素自然,但读来并不单调乏味,而是诗意盎然,清丽醇厚。文章这两段的语言风格恰恰足以证明这一点。本题力图通过学生的默读、想象、谈感受这三个步骤,帮助学生体验作者笔下的诗情画意和自然真醇。当然,这些图景当中也蕴含着作者创作此篇的“真意”。这样的题目答案不求一致,教师要注意引导,帮助学生感受作者的语言特色和创作意图。

参考答案:略。

三、本文笔法简洁而内涵丰富,试依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2.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体会作者造语极简,看似平淡却意蕴丰厚的特点。

参考答案:1.参见“素养提升”。(渔人在现实世界里的见闻遭遇;渔人所说的世上情形与桃花源内的生活相比,差异多么巨大:一边是混乱不堪,一边是安静自然;一边是苛捐杂税,一边是怡然自乐;一边是战乱频仍,一边是安泰谐和;……种种对比,蕴含其间。)2.“如此”包含渔夫自“缘溪行”直到“处处志之”,由入而出的所经历和见到的种种。此处若再一一写出,就会导致文章前后内容重复,拖沓冗长。

积累拓展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

1.为:动词,作为;介词,对。

2.便舍船,从口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2.舍:动词,舍掉,读“shě”;名词,房屋,读“shè”。

3.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乃:副词,于是;副词,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4.寻向所志

未果,寻病终

4.寻:动词,寻找;副词,不久。

五、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但是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注意它们在句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常用义的区别。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古今异义的语言现象。此题涉及的词语又是古今异义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即一些双音节结构,和现代汉语里的双音节词在外形上完全一致,但意义却多有差别。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的常用义未必是到现代汉语中才产生的,比如“鲜美”表示“食物味道好”的含义,“无论”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的含义,在隋唐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只是到了现代汉语中依然保留并且成了常用含义。因此在讲解时,尽量避免使用“古义”“今义”这种笼统的说法,以免造成误解。

1.鲜美:颜色鲜艳美丽。现代汉语中指食物味道好。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交通:交错相通。现代汉语中是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3.妻子: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中是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现代汉语中指没有出路的境地。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现代汉语中是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

六  结合课文及下面节引的《桃花源诗》中的诗句,讨论:“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相命肆农耕,日人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①相命肆农耕:桃花源中人互相勉励致力于耕田。肆,尽力。②憩(qi):休息。③菽(shu)稷(j):泛指粮食作物。④艺:种植。⑤靡:无。⑥暖(ai):遮蔽。⑦俎(zǔ)豆犹古法:按照古制进行祭祀。俎豆,古代祭祀时用的礼器。⑧斑白:头发花白,指老人。

设计意图:通过与课文内容紧密关联的拓展材料,推动学生对课文核心部分的理解。

参考答案: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俗淳朴,社会平等,没有战乱、压迫和苛捐杂税,人们自食其力,生活和美安乐。作者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表达了自己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的愿望,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第10课  小石潭记

柳宗元

思考探究

一 这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游记。认真读课文,理清游记的线索,然后背诵全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梳理课文线索、理解文体特征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梳理游记线索,一方面理清作者游览思路,另一方面也是对语言进一步的体认与深化。在此基础上,学生背诵的效果自然会更好。

参考答案:参见“整体把握”。

二 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试做具体分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景物描写背后情感变化的过程。

参考答案:在游览的过程中,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的心情也随之变化。

由“隔篁竹”听到琤琮作响的水声引起内心之“乐”,这是情感的第一个层次。于是“伐竹取道”而往,“下见小潭”。清冽的潭水、奇特的潭石、蓊郁的潭树,都是在这种内心愉悦之情下的对小石潭的关注与欣赏。

接着写清潭中的游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因此感到鱼儿“似与游者相乐”,此时物与我融而为一,作者从自然界中得到充分的慰藉。这是情感的第二个层次。

然而不久,这种怡乐的心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当作者向西南望去,见到了水流曲折幽邃,或明或暗,岸势如犬牙一般交错,于是有一种幽深不可测度的内心感受。而这一感受,似乎隐约地与自己被贬谪以来一贯的心境有某种契合。于是眼前的景象不再是先前的“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勃勃生机了,而是显得“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把周围环境与个人的感受结合起来,含蓄地反映了个人的孤寂、凄凉、哀怨的心境,进而让自己感觉“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是情感的第三个层次,作者久谪远荒的凄凉心情尽在其中。

三 小石潭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边,会有怎样的感受?试用几个词或一两句话,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懂原文,读出自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主要抓住文中留有深刻印象的部分,有条理地讲出来即可。提示学生谈感受时注意用词的准确生动,将情与景有机结合。

参考答案:略。

积累拓展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词类活用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提示词类活用现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意,体会古人简约的语言风格,因此要落实到对句意的准确理解上,不要纠缠于“是否有活用现象”“是哪种活用现象”等无实质意义的问题。

1.西:向西。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斗: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3.其岸势犬牙差互

3.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

4.凄神寒骨

4.凄:使(人的心情)凄凉。寒:使(人的骨头)寒冷。五、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上承郦道元《水经注》的成就,而又有突破性的发展。明代文学家茅坤说:“夫古之善记山川,莫如柳子厚。”课外阅读“永州八记”中的其他作品,如《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西小丘记》等,体会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色。也可以阅读后世的游记作品,如袁宏道《满井游记》、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姚鼐《登泰山记》等,体会其与柳宗元文章风格的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培养文言文的自主理解和欣赏能力。山水游记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到柳宗元才真正确立,而“永州八记”又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最杰出的代表;同时,这组作品内部各篇间有较强的关联性,拓展阅读有助于深入理解。

第11课  核舟记

魏学洢

思考探究

一、熟读课文,想象“核舟”上的情景。想一想,雕刻者高超的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力充分参与的过程中,总结雕刻者高超的技艺,对全文形成整体性的把握。

参考答案:第一,善于在小中寓大,展现“尺幅千里”的雕刻艺术。如船体长度和高度只有“八分有奇”,“二黍许”,“其长曾不盈寸”,却雕刻了五个人、八扇窗,箬篷、船楫、炉、壶、手卷、念珠各一,对联、题款共三十四个字,可见雕刻技艺的精湛。

第二,善于将静态的人物动态化,表现出舟中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文章共雕刻了五个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现。苏轼是黄庭坚的前辈,所以他是“左手抚鲁直背”,示表爱抚;黄庭坚是苏轼门生兼友人,所以与苏轼共处时,他是心有所悟又自由自在,表现出来的是“如有所语”。佛印是僧人,高蹈脱俗,意念高远。两个舟子,一喜动奔放,一喜静安然,动静相宜,互为补充,富有情趣。

第三,于精细微小处绝不马虎了事,展现刀笔之神与“象”外之韵。如八扇窗,而且是“左右各四”,既有数量之美,又有对称之韵。互相对望的雕栏也是对称的。窗上的对联不仅字数相等,而且内容相对。“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分别出自《后赤壁赋》和《赤壁赋》,两篇千古佳作似乎也参与到雕刻作品之中了。再有如“舟尾横卧一楫”,只六字,于月色水光中桨息舟停,纵游江面,丰富的情景意蕴已经俱在一桨之中了。

二、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讨论:作者为什么不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一一介绍?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性,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全文说明顺序,把握文体特征,进而思考作者写作此文的匠心。

参考答案:全文先总体介绍王叔远的雕刻艺术,再具体介绍大苏泛舟赤壁的核舟,最后对核舟雕刻做一个分类统计。具体介绍核舟主体时,又是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来介绍的。

这只核舟两头尖尖,中间部分较为厚实且有高度,以刻为船舱、船篷。所以首先介绍中间部分,这是这条船视觉上的“主体”。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主体”既明,船头的三个人物的位置自然也就很清晰了。苏、黄、佛印是主要人物,故此要先讲。船尾舟子是陪衬人物,故而后说。作者这样写,一是为了表达方便,二是为了遵循事物内在的逻辑。基于以上原因,作者没有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一般的顺序进行介绍。

三、本文语言简洁、严密、生动,试结合下列句子做具体分析。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本文的语言特质,在认知与积累中不断提升文言素养。

参考答案:1.为了说明雕刻之能,先说尺寸之短,“径寸之木”,而后再说“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然后再进一步总结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通过这样的三个层次,就将王叔远的“奇巧”充分介绍出来了。这样既以综述的笔触说明王叔远微雕艺术之高明,后文再以“尝贻余核舟一”,自然引出对核舟的具体介绍。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2.这句话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船体长度和高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可见核舟确实很小;而且因未经准确测量,使用了表示约数的“约”“有奇”“可”“许”,可见作者用语很有分寸感。

3.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3.先列出“一楫”,以分出左右,引出二舟子,然后分别加以生动的说明介绍。居右者,呈现动态之美,因此先面部,后举止,重点在举止。居左者,呈现静态之美,先举止,后面容,重点在面容。一动一静,动静相宜,次序井然,神态毕出。

四、古代汉语中数量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看看不同在哪里。

1.苏、黄共阅一手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汉语中数量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的差别,品味本文运用数字的奇妙与变化。

参考答案:1.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

2.舟尾横卧一楫。

2.船尾横放着一支桨。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3.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人五个,窗八扇;刻了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

首先,古代汉语量词系统不发达,数词直接与名词结合是比较常见的形式。本题给出的四个例句均无量词。这是与现代汉语的不同,翻译的时候要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

其次,古代汉语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会加上一个“有”(同“又”)字。现代汉语里一般不用,翻译的时候要删去。

此外,关于数词和名词的搭配,如若重点在名词上,数词一般放在名词的前面,例句中的“一手卷”“一楫”“一舟”;如若重点在数词上,数词一般要放在名词之后,如“人五”“窗八”等。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里也有数量词组在名词之后的现象,比如在说明性的逐一列举的时候(类似本题第3小题的情况),因此这一点并不属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翻译时也不必(有时甚至是不能)把数量词移到前面。

第12课  《诗经》二首

思考探究

一、《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有几个字不同,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选择本课中的一首诗,做具体分析。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重章叠句,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以《蒹葭》为例:

蒹葭苍苍(萋萋/采采),白露为霜(未晞/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之湄/之滨)。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跻/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坻/沚)。

重章叠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带给人一种或委婉深长或激越澎湃的表达效果。这种形式在当代的歌词中也有不少用例。

二、《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诵读这两首诗,看看哪些诗句使用了比、兴手法,并举例分析。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体会《诗经》中的比兴手法。

参考答案:关于赋、比,兴的准确含义,历来说法不一。教师可以不必纠缠于各家之说,按照一般通行的理解即可。赋,即直陈其事,直接抒写:比,即比喻;兴,即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吟咏的对象。比和兴在诗歌创作中有时会兼用,共同创造诗歌的艺术形象。例如《关雎》第一章以河洲上关关鸣叫求偶的睢鸠为“比”的对象,兴起淑女为君子的佳偶,借助鸟的行为来引出抒情主人公的对淑女的殷切盼望,以此情感总揽全诗。次章以水中左右飘摇荡动的荐菜为比,兴起君子欲求淑女动荡渴慕的心。当主人公求之不得,付出暂时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候,甚至“寤寐思之”,“辗转反侧"。《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主人公跟“伊人”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望,便心满意足。“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三、《蒹葭》一诗没有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但其思念却绵远悠长: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其身影却无处不在。说说这首诗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设计意图: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深人理解把握《兼葭》一诗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抒情诗。诗中写深秋露重霜浓,水边芦苇苍苍,诗人冒着秋寒徘徊岸边,思慕的人儿却在水一方。诗人逆流而上去寻找,道路崎岖而漫长:顺流而下去寻找,她仿佛又在水中央。伊人似近而远,忽隐忽现,可望而不可即。全诗分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每章都是前两句写景,三四句点明主题——追寻“在水一方”的“伊人”,五至八句描绘追寻的情状。这不仅使诗歌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还起到了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每章的开头均以景起兴,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更烘托了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三章又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时空序列,“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从上游到下游,从此岸再到彼岸,地点的变化,写出了主人公不畏险阻地-再追寻、几度求索,也暗示了“伊人”的踪迹飘忽,难以寻觅。这首诗朦胧、含蓄,历来被誉为情深景真、风情摇曳的好诗。

积累拓展

四、《诗经》中的诗多是四字句,两字一顿,各章还常常重复咏唱。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感受其节奏和韵律。

设计意图:本题旨在引导学生体悟诵读是 “心悟口诵”的过程,只有认真揣摩诗歌内容、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再辅之以一定的诵读技巧,才能真正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律。例如《关雎》首章,可划分节奏如下:“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窃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全诗的序曲,要读得平静。“鸠”“洲”“逑”为韵脚,要拖长读,显出音调的回环和谐之美。又如《蒹葭》首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语速稍慢,读出怅惘之情,韵脚字“苍”“霜”“方”要读得饱满。

参考答案:略。

五、下面是对《关雎》第一章的一种翻译,你喜欢吗?为什么?请另选一章,试着翻译成白话诗。

雎鸠鸟关关合唱,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余冠英《诗经选译》)

设计意图:通过文白的转化,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把握原诗的语言、节奏、情韵,又可以增强学生对现代汉语驾驭运用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古诗文今译本来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古诗的翻译既要照顾诗意,又要考虑保持诗歌形式韵律上的特点,较之古文更难,但也更为有趣。因此,翻译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古今汉语的比较和趣味的培养上,不要拿硬性标准来要求学生。

参考答案:

译诗(余冠英)

1.关雎

雎鸠鸟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光。

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荐人左采右采。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

2.蒹葭

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哪,人儿正在水那方。

逆着曲水去找她,绕来绕去道儿长。逆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

芦花一片白翻翻,露水珠儿不曾干。心上人儿她在哪,那人正在隔水滩。

逆着曲水去找她,越走越高道儿难。逆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一片芦花照眼明,太阳不出露水新。心上人儿她在哪,隔河对岸看得清。

逆着曲水去找她,曲曲弯弯道儿拧。逆着直水去找她,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除余冠英《诗经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外,还有祝敏彻《诗经译注》(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袁梅《诗经译注》(齐鲁书社1985年版)、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向熹《诗经译注》(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陈子展《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等,可以参考。

第17课  壶口瀑布

梁衡

思考探究

一、阅读课文,说说课文分别写了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节的哪些特点。作者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为什么又写“脚下的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参考答案:雨季壶口瀑布的特点是不太像瀑布,而像“一锅沸水”,水势浩大,涛声如雷,令人害怕。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真的是瀑布,景观丰富多样,有雄浑壮阔,有陡峭奇绝,有多姿多彩。

作者之所以在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又写了“脚下的石”,其原因大致有四:第一,壶口瀑布是水和石共同造就的,文章以写水为主,但不宜对石不置一词;第二,从观景的角度来看,作者定点换景,游目四顾,最后把视线收归脚下,转换非常自然;第三,作者所感慨的小小壶口却“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的奇景,正是产生于石头对水的约束,因而接下来描写“脚下的石”也是很自然的;第四,写被河水侵蚀的石头,能够展现河水的真正力量,这样就改变了前面描写河水在石壁的阻遏挤压下“各自流淌”所有可能带来的片面印象,将文章的境界翻上一层,也为后面写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个性奠定了景物描写上的基础。

二、作者在枯水期来到壶口瀑布,采用了独到的观察角度,写出了独特的景物特征。试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观察角度与景物特征之间的关系,理解游记选择写景角度的重要性。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观察角度在游记写作中的作用。一方面,采用什么角度观景是一种事实,游记的描写是对事实的反映;另一方面,观察角度是景物描写的基础,本文如果不是采用在河心俯仰四顾的多重视角,就无从写出上述的景物特征,也就无从产生多样化的审美体验。

参考答案:作者采用定点换景的写法,立足点是“河心”,先写水,后写石,视角反复转换。作者先俯视“河中有河”的龙槽,写“壶口”得名的原因,景物特点是“奇”;再仰观河面,看滚滚而来的黄河水,景物特点是“雄”;然后视线随河水由上至下,“跌人”龙槽,碎为水雾,景物特点是“险”。以上三个观察角度所见的景物特点都属于阳刚、崇高一类。接下来平视龙槽两边,细写千姿百态的河水,以及水雾和彩虹,景物特点是多姿多彩;最后,视角转换到作者自己的立足点,描写长年被黄河冲刷侵蚀的河底巨石,巨石“静”的形态蕴含着河水“动”的力量,景物特点是震撼人心。文中描写的多个画面呈现出多种景物,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静有动;表现出多重意境,刚柔相济,层次分明,情景交融。这样就使得《壶口瀑布》展现出一种审美意义上的立体感。

三、作者一边记述所见景象,一边表达自己的感受。找出作者表达感受的文字,说说你的理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感想与思考,理解游记以“所感”为灵魂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作者在文中的感受大致包括三个类型,一是观景时的直接体验,二是由景物引发的感想,三是基于景物进行的带有较多理性色彩的思考。不同的感受,理解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观景时的直接体验,主要是作者观赏雨季壶口瀑布时“可怕的警觉”和枯水期看河水急坠跌入深沟时“不觉打了一个寒噤”。前者重在描写雨季时壶口瀑布水势之大,后者重在突出瀑布本身的“险”,心理感受有相似之处,但前者偏重“可怕”,后者偏重“震撼”。

由景物引发的感想,主要是作者观赏了河水在壶口前的种种形态后发出的感叹:“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作者由自然联想到人本身,巧妙地把水的多样与人的多情联系起来,文章的意蕴也顿时变得丰富起来——水的种种形态,不正是人生百态的象征吗?作者进而又自设一问:“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毋庸作答,哲理意味油然而生。

理性的思考主要是由脚下的巨石引出的对黄河个性的解读。作者在发议论时使用拟人手法,用“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这样写人的语言来诠释黄河的个性,准确生动,易于理解。作者的思考有两个层次:第一,黄河的个性是柔中带刚的,蕴蓄着无尽的力量,所以才能穿凿巨石,改变地貌;第二,未经磨难不成材,黄河的个性也是在巨石的逼迫、抵拒中在最终铸就的,甚至可以说“未过壶口不成河”。这两层思考让文章富有理性色彩,有了深度和质感。

积累拓展

四、反复阅读课文第3、4段,品味其语言的妙处,并试着写一段赏析文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语言特点,学习写简单的赏析。课文的第3、4段是文中描写最为精彩的两段,也集中体现了文章的语言特点,即畅达自然与典雅凝练相得益彰,语言富有节奏感,用词精准,表现力强。关于语言特点的分析,可以参考“问题探究”第2题。让学生写赏析文字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文章的语言妙处甚多,赏析时不妨只选其一点,从文本出发细加分析,分条阐述;不要蜻蜓点水、面面俱到,也不要简单概括、脱离文本。

参考答案:示例:课文第3、4段主要描写壶口瀑布的河水,在动词使用方面很有特点。第一,选词准确,词语丰富。如描写即将坠人深沟的河水,连用“挤”“撞”“推”“搡”“呼”“拥”等动词,非常准确地表现出水的种种动态。第二,适当重复,形成特殊的表达效果。“跌”字在这两段中出现了六次,突出强调了瀑布飞流直下的动态,特别是第4段,在不长的语句中连续五次使用“跌”,三次使用“碎”,不仅强化了瀑布流水的力度,也因适当的重复而形成了独特的音节效果。第三,运用拟人手法,用人的动作写水的动态。这两段中的动词,很多都常常用来表现人的动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像“走”“进”“折返”“迂回”“觅”等动词都是如此,这些动词使文章的描写更有形象性,更易打动读者,也更能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

五、游记这一体裁,涉及内容广泛,写法自由,风格多样,读来既能增广见闻,也能带来美的享受,引发心灵的共鸣。课外阅读郁达夫《西溪的晴雨》、徐迟《黄山记》、王充闾《读三峡》等,体会它们在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设计意图: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阔视野,使学生对游记这一文体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教师既要提供阅读篇目的建议,还要进行阅读目标的提示和方法的引领,要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关注总体阅读感受的差异,适当比较文章的选材、构思和语言的不同特点,尽量发挥学生自读的教学效能,避免“一荐了事”,把“自读”变成“随便读”。

参考答案:略。

第18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马丽华

思考探究

一、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理清文章的脉络,复述作者在各拉丹冬的所见所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线索,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参考答案:作者循行程写了两天的活动,以第一天的见闻为主。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从安营在各拉丹冬雪山脚下,到驶过冰河,最后进人冰塔林。

随着立足点和观察视角的变化,作者笔下的景物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营地远眺各拉丹冬雪山,突出它的高峻、雄壮、变幻莫测;在砾石堆上四顾,突出冰峰的晶莹、冰河的辽阔和整个冰雪天地的浩茫;靠近冰山,发现其图案的难以名状;进人冰塔林,特别是身处冰窟,细看千姿百态的冰体和冰山的裂纹、皱褶,突出其晶莹纯美,闪闪生光;第二天重返冰河,听到阳光下冰河融化的流水声。

随着行踪和景物的变化,作者“所感”也发生着变化。远眺雪山时,感到雄伟和神秘;张望冰峰和冰河,感叹造物主的创造力;身处冰窟,感慨自然永恒的存在和漫长的变化;倾听水声,想象即将演绎出的长江的故事。

二、作者是怎样描写各拉丹冬的冰塔林的?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细读课文集中写景的段落,把握作者的写景手法。

参考答案:作者对冰塔林的描写有详有略,略写时一笔带过,详写时细致刻画。从描写自己身处冰窟的感受开始,写到冰风的呼啸与川流不息,然后详细描写冰体的千奇百怪、美不胜收。作者在描写冰塔林时非常注意把主观的感受、想象与客观的描写融在一起,往往从眼前的景物出发,做时间维度上的延展。如对冰窟和冰风的描写,突出异样的“温暖”感受,既写风的“扫荡”,更把思绪放飞到洪荒之始,感喟于自然的永恒。又如描写冰塔林和冰川,虽然以“写形”为主,却很少对其形态做过细的描写,而是用精短、准确、形象性强的词语连续带过,很好地表现出冰体形状之多令人目不暇接,同时又畅想眼前奇景的形成过程,主客观融为一体。这样的写法既增加了文章的厚度,也赋予文章独特的韵味。

三、作者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这些内容与文中的写景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作者将身体状况、内心体验与景物描写融为一体的写法,感受其独特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作者反复叙写自己在各拉丹冬糟糕的身体状况,从侧面写出了各拉丹冬自然环境的艰险,突出了本文“所至”和“所见”的独特性。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作者身体状况构成了文章的一条潜在线索,随着身体状况越来越糟,作者对各拉丹冬的感受与理解却越来越细致,想象也越来越富有诗意。

这样的写法,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乐观与坚强,也让文章显得更亲切、真实、可信。作者在身体的痛苦中坚持行走、体验甚至考察,这使得本文染上了苦难美和悲壮美的色彩,给读者的阅读感受也超越了“观赏自然”的范畴。

积累拓展

四、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思考并回答括号里的问题。想一想,这些句子在表达方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这里的“眩晕”和“卖弄”是什么意思?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2.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删去加点的部分,全句的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变化?)

3.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作者是怎样描写冰山的裂纹和皱褶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细读文章,体会语言特点,具体把握作者的写景手法。教师在教学中应精选有代表性的语句,引导学生自主赏析,指导他们试着将自已相对初步、模糊的感受慢慢精细化、条理化,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再概括课文写景笔法、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尽量避免教师给出现成结论,再让学生用课文中的具体语句去验证的方式。

参考答案:1.“眩晕”原指一种症状,感觉到自己或周围的东西旋转,这里指“浩浩苍苍”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令人不知该看什么;“卖弄”原指有意显示、炫耀,含贬义,这里指大自然的无穷创造力在各拉丹冬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两个词表现了作者面对冰峰、冰河、冰谷等景色感受到的震撼,以及基于人与自然的对比而产生的对自然的敬畏。

2.删去加点部分后,全句就只是对眼前景物的实实在在描写,缺少了对大自然漫长历史和永恒运动的想象。没有了想象之美,景物也就缺少了神韵。

3.作者并不去详细描写冰山裂纹和皱褶的形状,而是由此写到关于冰川、冰山形成变化的想象,把冰山的皱褶想象成树的年轮。这样的写法能让读者联想到眼前景物“背后的故事”——大自然漫长、反复的变化,并由此认识到:这冰山、冰川其实是大自然历史的一部分。

这几个句子在描写眼前景物的同时,都不停留于具体的描写,而是将笔触宕开,抒写作者的想象与感触,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时间的远处或思考的深处。这样的写法虚实结合,主客相融,带给读者一种富于厚度和深度的美。

五、观看纪录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从多个角度了解长江壮丽的自然景象和多彩的人文景观。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跨媒介阅读,利用影像文本,丰富对长江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人文的热爱之情。这两部人文纪录片播出时间相距20多年(1983年、2006年),分别从当时的视角呈现长江的自然风景与沿岸的人文风情,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观看时注意感受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发展。《再说长江》中有很多《话说长江》的镜头重现,很多曾在《话说长江》中出现的人物也再次走进新片中,观看时可注意体会这种安排带来的效果。《再说长江》从多个角度详细拍摄了长江的源头,可与课文形成互补。

参考答案:略。

第21课  《庄子》二则

思考探究

一、背诵《北冥有鱼》,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背诵课文增加积累,增强语感;理清课文的层次,理解庄子创造的大鹏形象。

参考答案:《北冥有鱼》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从开头到“其翼若垂天之云”,写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鲲、鹏形体之大,气象之宏,令人瞠目。第二层,从“是鸟也”到“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引用《齐谐》之言,写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乘风而起,击水三千,扶摇九万。第三层,从“天之苍苍”到结尾,作者仰观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了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二、熟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复述这则故事,并回答下列问题:

1.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2.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庄子与惠子的论辩技巧和文章的深层内涵。

参考答案:参见“整体把握”。

积累拓展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课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参考答案:1.振奋,奋起。

2.齐谐者,志怪者也

2.记载。

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3.如何,怎么。

4.请循其本

4.追溯。

四、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下面这首《上李邕》,是他写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结合注释,并查阅工具书,说说诗人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①宣父:指孔子。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下诏尊称孔子未“宣父”。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深入理解庄子笔下的大鹏形象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参考答案:李白用诗的语言,描述了《庄子》中的大鹏形象。他借助这一形象,表达了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高远志向,以及不被世俗认同的伤感,并希望得到像李邕这样的名士的赏识和引荐。

第22课  《礼记》二则

思考探究

一、背诵《虽有嘉肴》,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归纳作者的论述过程。

参考答案: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相互促进,“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作者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然后,再对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全文语言精练,逻辑严密。

二、背诵《大道之行也》,归纳一下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包括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了解儒家的社会理想。

参考答案: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内容有:选贤任能,诚信和睦,普遍仁爱;全体社会成员各有所养、各有所用、各尽其职,行为皆出于公心;杜绝奸诈之心、害人之事,人们道德水平普遍提高,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三、这两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试从两篇中各举一例加以分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课文对偶句式的特点,体会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虽有嘉肴》“故曰”之前,全都是对偶句。第一组,以“虽有……,弗……,不知……”的句式类比论证,导出议题;第二组,用两个“……然后知”的句式,构成对比,说明“学”与“教”的两种困境;第三组,用两个“知……然后能……”的句式,进一步论述“学”与“教”的情境。这种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大道之行也》中的对偶句,如“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对偶精严,音韵(平仄)相对,简捷凝练;“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句式相同,表意相对,顺承自然;“男有分,女有归”,对举男女应该得到的“待遇”,简明有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对比面对财货浪费和力气付出时两种无私的态度,加重了推理的意味;“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虽然不是严格的对偶,在语词上不一一相对,但句子结构、表意风格仍具有对偶和铺排的特点。这些对偶句的铺排效果和气势,与《虽有嘉肴》略同。

积累拓展

四、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注意古今意义的区别和联系。

1.故曰:教学相长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词语古今意义的区别与联系。过去文言文教学讲“古今异义”比较多,这里有意强调联系,意在勾连古今,揭示语言发展的规律。

参考答案:

1.教学:教与学。现代汉语中指“教书”或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大致相当于古代汉语中的“教”。

2.不独子其子

2.子:子女。现代汉语中专指“儿子”,词义范围缩小。

3.男有分,女有归

3.归:女子出嫁。现代汉语中用作“返回”“归还”“由”“属于”等意思,均由“出嫁”这个本义引申而来。

4.货恶其弃于地也

4.货:财货。现代汉语中一般指货物或商品,词义范围缩小。

5.盗窃乱贼而不作

5.贼:伤害。现代汉语中一般指偷东西的人,词义发生了转移。

五、下面是《礼记·学记》中的一些格言警句,查阅工具书,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理解。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学习《虽有嘉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理解《礼记》中的另一些论学格言,对自己的学习有所启发。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谈出体会,而不只是简单地翻译了事。

参考答案:

1.玉不雕琢,就不能成为器物;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2.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2.就学年龄过了然后才去学习,那么就劳苦而难有成就。(强调学习的时效性)

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3.独自学习而没有学友(一起研讨),就会孤陋寡闻。(提倡共同探讨交流、相互启发、增广见闻的学习方法)

4.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4.善于提问的人,如同砍伐坚硬的树,先砍伐纹理平顺的地方,最后砍伐(纹理不平顺)有疙瘩的地方。(提倡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第23课  马说

韩愈

思考探究

一、熟读并背诵课文,说说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熟读、背诵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寄寓的情感。

参考答案: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并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亦即人才常有,而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伯乐却不常有。这寄寓了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

二、这篇短文仅100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啰唆。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行文变化(同一称谓的不同表述)及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1.直称。如“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正面提及,表述严正。2.暗称。如“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表述委婉,虽不直呼其名,而意在其中。3.代称。如“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这些句子中的“其”“是”“之”等代词,都是指称千里马的,表意简洁含蓄。

三、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句子的语气特点。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翻译文中句子,理解句意,感受其语气特点。对语气特点的把握最终要落实到诵读上。

参考答案:

1.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陈述语气)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不能办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反问语气)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转折语气)

4.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诘问、感叹语气)

四 阅读下面的短文,结合课文,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不少于300字。

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资治通鉴·唐纪八》

① 上:皇上,指唐太宗。

② 封德彝(568-627):名伦,字德彝,唐代官员,官至尚书右仆射。

③ 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相关拓展阅读,深人理解课文观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略。

第24课  唐诗三首

思考探究

一、《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但具体的写作手法有所不同。《石壕吏》只是“客观”地叙述,并无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先描述个人遭际,结尾处借助议论和抒情升华。试结合作品分析这两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杜甫这两首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

参考答案:

《石壕吏》直接讲述底层劳动人民的故事,诗人自己并不是故事的主角,而是一-个近距离的“旁观者”。一方面,这个故事本身已经足以令人动容,任何直接的议论和抒情都显得多余:另一方面,诗人对这件事情的情感是复杂的、矛盾的,他高度赞扬人民的牺牲精神,而牺牲的具体方式(战争所迫,差役所胁)又是他难以接受的,甚至是需要控诉的,这种复杂的感情也难以直接表达,而蕴含在叙述之中则更能令人回味和深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的是诗人自己在一场暴风雨中的经历,但诗人并未停留在对自身境遇不幸的描述,而是能够推已及人,从个人遭际联想到要为天下寒士谋取温饱,从而体现出一种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使得诗歌具有了非常深广的社会历史意义;而且诗人也并不是抽象地议论和抒情,而是借助“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样具体、鲜明的形象,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真挚而感人的呼告。如果不借助结尾议论和抒情的升华,诗歌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成就都要大打折扣。

二、《卖炭翁》讲述了卖炭翁以伐薪烧炭艰难维持生计却横遭掠夺的悲惨故事,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诗人的态度又是怎样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述表现出来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卖炭翁》的现实批判意义,以及诗人表达情感态度的方式。

参考答案:揭露了当时宦官假借“宫市”之名强取豪夺民间财物,底层人民在这种掠夺之下生活困苦不堪又无力反抗的黑暗社会现实。诗人对于以卖炭翁是满怀同情的,而对宦官及其爪牙则充满了憎恶。但这一切情感并未采取直抒性的表达,而是蕴含在诗歌的叙述和描写以及强烈的对比之中。一方面极写卖炭翁生活之困苦、心理之矛盾、烧炭运炭之艰辛,一方面又将宦官及其爪牙的飞扬跋扈、颐指气使、蛮横无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还有结尾处“一车炭,千余斤”之重与“半尺红纱一丈绫”之轻的强烈对比。作者的鲜明的爱憎之情都蕴含在其中了。

三、这三首诗中有不少精彩之处,如《石壕吏》的巧妙构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及宫使形象的刻画等。试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欣赏本课诗歌写法、语言上的精彩之处。

参考答案:《石壕吏》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仅用120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构思的巧妙。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役,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场只用“吏呼一何怒” 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人“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那些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其实用心品味-番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役逼出来的。原来的情形很可能是这样:差役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以“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最后是差役仍不依不饶,逼着要人,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三层之间的换韵处理也暗示了这一点。总之, 差役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作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在《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诸诗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诗人的这种心情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怒号”以比拟手法写出秋风声势之盛,“卷”字写出狂风威力之大。“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写出了一种茅草漫天飞舞、无处不在的奇景,虽无一语直接写风,却让人感到风的肆虐,动态十足,惊心动魄。“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情景,不言大雨,而给人以大雨将至的压抑之感。“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写被子破烂冰冷、屋漏湿冷,透出阵阵寒意,令人悲悯:又以“娇儿恶卧”映衬其间,更觉苦寒不堪。

《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及宫使形象的刻画:“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一肖像描写把卖炭老人烟尘满面、十指熏黑的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这是常年艰苦劳作留下的深刻印记,“两鬓苍苍”见其年高,“满面尘灰烟火色"“十指黑”见其极度劳苦,让人为之心酸。“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对卖炭老人心理活动的描写,“身上衣正单”与“愿天寒”形成不合情理的鲜明对比,“心忧炭贱”则点出了个中缘由,读之催人泪下。“翩翩两骑来是谁”,“翩翩”有轻快之意,用在这里写出了官使肆意妄为、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动作和情态。“手把”“口称” 见其仗势欺人、专横跋扈。“回”“叱”“牵”这一连串动作,则刻画出其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丑恶面目。

weinxin
向上吧同学
扫描二维码获取学习资料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8月20日16:15:1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cztogz.com/1186.html